莎莎員工大減千人 全年蝕逾5億 首不派末期息

莎莎員工大減千人 
全年蝕逾5億 首不派末期息

【本報訊】武漢肺炎疫情下,訪港旅客絕迹,依重內地遊客生意的莎莎(178),截至今年3月底止全年業績由盈轉虧,蝕5.16億元,港澳及中國業務分別錄4.14億元及3,798萬元虧損。期內莎莎撤出新加坡零售市場,加上各地區均有關店,整體員工人數減少約1,000人。
記者:邱曉欣

集團主席及行政總裁郭少明昨日在網上業績發佈會上指,預期港澳業務復蘇需要一段時間,門店需爭取大幅度的租金減幅,以減低成本保住員工的工作,若旅遊區減租幅度不足60%會放棄續租。

旅遊區門店盼減租六成

莎莎期內港澳門店淨減少6間至112間,今年有37間門店需續租,郭指,當中6間已續長租約,平均續租租金減幅40%,7間改為3至6個月不等的短期租約,減租幅店亦達五成,4間位於旅遊區的門店則租約期滿關閉。郭認為,香港旅遊區的門店生意短時間內不會復蘇,除非租金非常吸引,例如至少下調六成租金才會續租;即使未完租約的門店也會爭取減租。他預期今年港澳地區至少仍會關10間門店。期內港澳營業額佔集團整體82.9%,今年4月至6月14日期間,零售和批發營業額按年跌75.9%。

截至今年3月,莎莎僱員3,700人,較去年同期的4,700人減少約1,000人,主要由於集團結束新加坡零售業務,涉及21間店舖全部關閉;港澳、中國及馬來西亞合計亦減少18間門店,中國更關閉了自家線上業務。

被問到預期今年上半財年(4月至8月)的業績是否仍會錄得虧損,郭少明指目前已屆第一財季中旬,業績不是太理想,「第二季點都唔會突飛猛進」,香港方面他觀察到近月街上人流增加,銷售按月見回升,但只局限於本地客消費。他期待澳門盡快通關,該地區生意高峯時佔集團約35%銷售額,若澳門恢復遊客往來,相信生意會「起得幾快」,對集團營業額及盈利貢獻都有幫助。

內地業務前景勝港澳

佔集團銷售4.3%的中國業務在疫情前表現不錯,疫情後復蘇速度比港澳市場好。集團首席財務總監陸楷指,期內由於改善產品組合及關閉表現欠佳的門店,第二及第三財季的同店銷售分別為9.3%及18.5%,上半年虧損已收窄,但第四財季疫情關係,令下半年錄2,280萬元虧損。郭少明指,內地44間分店於今年3月已陸續重開,5月的同店銷售已回升至去年同期相若水平。郭認為中國業務前景可比港澳地區看高一線,今年會新增至少10間分店,主要在成都、重慶、上海、杭洲、寧波等地區,華南及華北生意則依靠自然增長。

今年莎莎計劃不派末期股息,是1997年上市以來首次。郭少明坦言要待生意好轉才會考慮派發股息。期內公司現金及銀行結存錄6.41億元。集團早前獲得政府補貼零售業門店合共300萬元,並已申請「保就業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