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膚小叫:我要做濕疹敏感測試嗎? - 盧景勳

大膚小叫:我要做濕疹敏感測試嗎? - 盧景勳

濕疹病人最大的沮喪,就是好像永遠「斷不到尾」,早晚都受到痕癢及脫皮的困擾,很多病人都想找到一個終極原因。診症前,很多病人已經作了不同種類的「致敏原測試」。但事與願違,測試後似乎對濕疹治療好像沒有什麼幫助,所以很多病人覺得濕疹是一個不治之症,情緒受極大困擾。

濕疹致敏原測試分兩大類:皮膚點刺(prick test)及抽血IgE致敏原抗體測試。檢測目的是檢查身體對外界環境及食物致敏原有沒有一些急性的過敏反應,從而令本身的濕疹病情變差。

皮膚點刺測試較為傳統直接,將預先準備好的致敏原液體,在手前臂或背部用小針刺進皮膚,三十分鐘後觀察皮膚過敏反應。好處是速度快,缺點是能夠測試的致敏原有限,或者本身濕疹的皮膚損爛不堪,不適合進行測試。

抽血IgE檢測也是常用的致敏原檢測方法。致敏原IgE越高,身體有急性過敏反應的機會也越高,但診斷仍需結合臨床症狀。慶幸的是,很多導致小孩食物過敏的致敏原,例如雞蛋、牛奶等,會隨着時間被身體適應,過敏反應會慢慢減低。

近年從外國引入一種另類食物敏感測試IgG,標榜可反映「延遲性食物敏感」,其實要分析IgG抗體測試極其複雜,不是IgG抗體高就代表有敏感。理論上IgG是一個保護性抗體,有研究發現IgG高反而對過敏病人有利!因為保護性抗體IgG會包圍致敏原,令身體不會引發急性的過敏反應。筆者在臨床上觀察到很多濕疹患者有超過十多種食物IgG抗體偏高。家長都會擔心小孩任何食物都不能食,怎樣發育生長呢?其實IgG偏高的核心原因,是在病人的腸道發生問題。有研究報告發現,濕疹病人的腸道細菌有失衡的情況,導致一些食物致敏原能夠「滲透腸壁」,進入腸道內的免疫系統細胞,引起大量IgG抗體反應。IgG抗體偏高,並不是因為食物過敏,其實是間接地反映濕疹病人腸道細菌失衡的問題,所以濕疹病人可調節飲食及合適地補充益生菌,保持腸道健康,減低食物對濕疹的影響。

盧景勳醫生 中大榮譽臨床助理教授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