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雷曼風波後,金管局對銀行之綜合戶口(即存款、投資、外幣存款之綜合戶口)管得好嚴,呢日左丁山收到一位RM電話:「左生,你嘅風險評估已經過咗兩年,唔該你得閒上嚟坐吓,順便做過風險評估。」呢啲乃係唔賺錢,花成本嘅「合規事務」,RM其實都討厭做,不過合規部睇到實,那敢不從。
於是吃過午飯就到銀行見RM,佢又請一位同事來問話、錄音,不過左丁山已經答慣,有問必答,有答必快速,五分鐘就搞掂。銀行評估左丁山之投資風險乃係平衡性,意料中事也,大家可以交差,皆大歡喜。RM問完,到左丁山問番RM:「呢排忙啲乜?」RM嘆曰:「做到死,大把人要開新加坡戶口,簡直應接不暇,目前還有幾百人排緊隊等我哋見,一宣佈有國安法之後,我哋嘅電話響個不停,比舊年7月還要多。我以為要搬錢走嘅人已經走晒啦,點知國安法刺激到大批客戶要開定離岸戶口。左生,又話有美國基金要衝擊聯繫匯率,怕唔怕㗎?」
1983年有聯繫匯率,呢位RM還未出世,97/98金融風暴時,還讀緊中學,對衝擊聯繫匯率冇感覺,一啲都唔奇。想當年(1983年10月上旬)左丁山任職商人銀行助理總經理,「炒房」日日告急,TT(港元兌美元)日日大跌,不少客戶唔夠孖展,要追到氣咳,左丁山創下一日七小時去一次洗手間嘅紀錄,而家諗番起,好似係神話故事。
左丁山自1983年10月17日有咗聯繫匯率制度之後,就相信香港唔會改變呢個制度,理由一係政治慣性,當年由經濟學家倡議,財政司問過唐寧街10號,英國又諮詢過北京意見,經戴卓爾夫人、鄧小平同意不反對先至確立,今天香港特首那敢輕舉妄動?以北京領導人之慣性,行之有效嘅制度,誰人敢負政治責任,拍板話港元可與美元脫鈎?習近平亦無此膽量。理由二係1997年金融風暴係地區性。對沖基金在泰國印尼賺大錢之後以為可以過三關,但遇到頑抗再加上LTCM破產,大鱷唯有撤退收兵。今年並無如此狀況,美國人巴斯(Kyle Bass)要集資募集資金嚟衝擊港元,聲言用200倍槓桿,即是刀仔鋸大樹啫,要砌香港金管局之4400億美元儲備,只係動用22億美元買期權?簡直難以置信。
巴斯只會有一個取勝條件,就係佢知道美國會有制裁香港/中國之辣招,由美國財政部宣佈,令香港金融市場大震動,巴斯或者猜測/預料美國會有大舉措對付港版國安法,而我矇查查唔知。睇牌面,巴斯輸九成九,但如有枱底理由,另作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