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醒悟,諸般爭端,可以由電話、收音機和Walkman說起。
三十幾年前孩子,最渴望擁有這三神器。我說的電話指無線電話,並非大哥大,雖然已發明,太昂貴了,唯求室內用那種,或者分機也好。總之,若全家只得一台固定電話,必放在廳中,懷春期孩子和朋友通話,家長必穩坐旁邊豎起耳朵,連竊聽也談不上,乾脆明目張膽監聽,慎防早熟拍拖與誤交匪類。於是怎煲粥啊?當年,我多麼想安裝室內無線電話或分機,爭取獨立的第一步。為了和心儀女同學傾傾密偈,我甚至天寒地凍跑到樓下公眾電話亭,其實也不算啥密偈,但年輕人怕被盯着,父母偏偏愛盯着。
那是沒私隱時代。生得你出,裝什麼神秘?
我又愛聽收音機,電台有聲無畫豈及電視吸引?只怪電視已在廳中遭父母佔領,我enjoy細細部躲一角轉轉頻道的樂趣罷了。DJ較親民,與受眾有互動。
那是大台時代。非盡TVB,偶爾亞視都得,卻一家人一定要同時接收單一訊息,否則怎叫一家人?
更恩物叫Walkman,真正音樂自主。唱機固然也可以,但播放出來,爸媽會問:「點解你聽達明一派咁陰陽怪氣?點解你聽Beyond咁憤怒?」我插上耳筒,不用交代我口味,Walkman隨身聽,我上街。
推而廣之,年輕人所爭取的,就是這一點自由。我們都年輕過。
當權者三十幾年前已經做家長,老早遺忘青葱初心,覺得家長式統治、規限支持一個台、不容有秘密,理所當然。
吾輩──我相信包括那位香島中學李老師,成長於轉型期,知道上述過渡性產品可貴之處,百花齊放,所以李老師沒阻止學生唱《願榮光歸香港》,僅沒阻止,無關顏色。未必認同你意見,但拚命維護你發言權。
至於X世代,痛苦在,他們懂事以來便有手機、tablet,每人都是個體,習慣隨時隨地不受干擾地溝通、對話和選擇資訊。一旦被當權者剝奪,變本加厲,豈會不跟當權者死過?
試論家長式統治利弊?對不起,官僚並非我父母,無討論空間。有國才有家?難道原始人要先建國才生兒育女嗎?自古有家才有國。國家,新詞語而已。南唐李後主本身一國之君,其名篇〈破陣子〉起筆「四十年來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