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斥資八億元採購「銅芯抗疫口罩」(CuMask),聲稱經國際認可驗證,PFE和BFE等過濾效率符合美國ASTM一級標準達95%,並可清洗60次。本報委託實驗室檢測,發現郵寄予市民的CuMask,全新時對0.3微米微粒的過濾率只有78.2%;清洗20次後,過濾率更跌至36.9%,與官方數據相去甚遠,亦遠低於在記者會上派發同款口罩的96.9%。有專家認為實驗證明CuMask「唔襟洗」,品質控制亦有問題,促當局提供更多數據釋疑。
記者:王春怡
本報委託私人實驗室檢驗三款可重用口罩對0.3微米微粒的過濾率,包括CuMask、紡織及製衣界立法會議員鍾國斌與理大合作研發的抗菌布口罩,以及一款購自美妝店的AA99布口罩,其間將每款兩個新口罩按照官方指引分別清洗10次和20次,再做MPPS 0.3µm(微米)過濾率測試。
市民版不及記招版
結果顯示,政府在記者會上派發的首批全新CuMask,過濾率高達96.9%,符合一般外科口罩95%細菌過濾率的效果,惟當局郵寄派發給市民的全新CuMask,過濾率只有78.2%,與記者會派發的相差近20個百分點。郵寄的CuMask清洗10次後,過濾率跌至54.5%;清洗20次後,過濾率更跌剩36.9%,未如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恆所指清洗60次後效能只會輕微降低。
CuMask的壓力降(Pressure drop)表現三次均維持在2.34與3.65之間,意味經清洗後仍能保持高透氣度。至於鍾國斌與理大研發的布口罩,全新的過濾率為51.1%,清洗20次後為53.3%,過濾率變化不大。另一款於坊間美妝店有售,聲稱香港製造的AA99抗菌布口罩,測試數據反覆,全新的過濾率為34.4%,清洗10次後一個過濾率為46.7%,另一個清洗20次後更有51.7%。
「不耐洗 低於標準」
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教授胡金蓮指政府在記者會上派發的CuMask,較派予市民的過濾率相差近20個百分點,意味質素控制有問題。她直言「結論就是它不耐洗,低於標準」,絕不能代替外科口罩,促當局提供更多數據釋疑。對於鍾國斌與理大研發的布口罩表現,胡認為反映該口罩雖較CuMask耐洗,惟過濾率表現僅約50%,同樣未符外科口罩標準。至於AA99口罩過濾表現「越洗越高」,胡認為或與布料「縮水」有關,又或質量控制有差異。
負責統籌生產CuMask的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回覆指,CuMask經由國際認可機構驗證,記者會上派發的口罩與郵寄給市民的口罩品質相同。研發AA99抗菌布口罩的MindBeauty技術顧問歐陽天樂博士指,該款口罩並非醫療用途,惟經測試可防止PM2.5微粒,即可阻擋飛沫,足夠市民日常使用。本報曾向鍾國斌查詢口罩過濾率問題,截稿前未獲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