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人語】
一念花開,一念花落。千千萬萬朵生滅之間,托不盡的情。周肅磐的最新畫展以「花花」為題,英文卻是Why do I paint the flower pink?像一條拋向世界的哲學題,非常切合他大學念的本科。
「其實,我原是念建築的。」十九歲,剛考上港大便得了肺癆兼發現手掌生命線很短,估計自己活不過三十,決定率性而活,翌年考入商台《流行通信》當廣播主持(同事有林憶蓮、黃耀明等),轉讀哲學系,副修藝術。
畢業後,他當上雜誌《人車志》的創刊總編輯、《PLAYBOY》中文版的攝影指導;二十五歲,他扛起《號外》最年輕總編輯兼出版人的銜頭,然後出任麥肯錫公司管理顧問、MTV泛亞太地區執行副總裁,到專心從事藝術創作,他的履歷也如同眼前作品,繁花亂舞、多采多姿。
人生兜兜轉轉如一曲圓舞,其實,他從頭到尾沒有離開過藝術、哲學。
「中二我就跑去讀大一設計夜校的課程,他們收生基本要讀完中五,我壓低雞仔聲呃當時的校長呂立勳,結果收咗我,仲記得當年學費廿蚊。」周肅磐迷戀設計藝術,還報讀了王無邪老師的函授課程。「人家大學專心讀書,我已做五份工、開三個補習班,還兼任廣告公司的art director、《號外》執行編輯,仲要返學。」沒法子,命短不甘苟活,惟有一輩子當幾世過,這趟旅程若算開心,便是無負這一生……
愛沉思 腦袋盛載大智慧
那天,周肅磐來了我的大業藝術書店受訪,還帶來了我的老朋友——前天文台長岑智明,原來他倆是聖保羅小學的六年同班同學,四十幾年未見,最近重逢。周肅磐記得岑智明小學已年年考第一,鋤書鋤到千度近視;台長印象中的少年周肅磐喜愛沉思,小腦袋盛載大智慧。
出版《人車志》,周肅磐深感美國與香港汽車雜誌不一樣,貿然西學東輸死硬,於是竟然拉埋二十世紀分析哲學中的老祖宗維根斯坦(Wittgenstein)落水,創造了「the distinguished form of life」(卓越的生活形式)的口號,向大師致敬(其實是偷橋)。
一九八八年加入神話般的優皮雜誌《號外》,他們很早就大膽寫〈香港的同性圈子及大男人主義〉,又曾揭露精神病監獄真相的報道,知識分子那陣「除」濃烈。周肅磐當上總編輯,翌年即勇闖當時已是文化重鎮的台北開台灣版《號外》,與創辦人陳冠中等赴台結識當地文化人,約了一大堆經典稿,包括胡金銓、侯孝賢對談;王偉忠寫〈我的球鞋發展史〉;舒國治散文〈永遠的二十號公車〉;吳念真寫城郊老宅生活日常;已故的韓良露寫CitySpy;歐陽應霽嘔心編寫了幾十版的居住空間學,還有夏潔玲的解構建築時裝設計美學D-style。
「李志超講過,《號外》是天才的兒童樂園,問題兒童的精神病院。」周肅磐笑談最難忘的《號外》,是一九八八年十月號,他找來紅極一時的頂級模特兒周天娜(Tina Chow)當封面,以其美麗、風度、見識重新將《號外》定位,結合文字與影像,做了許多改革。
「雜誌與畫和音樂一樣,有自己的語言,日劇、韓劇甚至TVB劇都有自己的語言。一本雜誌的編排蘊藏自己的拍子、節奏、旋律、高潮,語言玩得靚唔靚係有分別的。」喝外國雜誌《The Face》、《i-D》、《The New Yorker》、《Interview》奶水長大、視Neville Brody為偶像的周肅磐說。
周肅磐甚至曾替黎智英創辦過《賽馬天下》。「那時失業,又準備結婚,大班(鄭經翰)打電話來:『送份結婚禮物畀你!』」大班帶周肅磐到黎智英屋企見面,完事後他就有了新工作。
「但我完全唔鍾意賽馬,啲馬於我好似田雞,你懂分哪隻田雞嗎?」做得唔開心,未完合約周肅磐就劈炮唔撈,自己開設計公司,專做羅大佑的唱片,包括《皇后大道東》。
任性了四十多年,他深感人生及工作太不羈放縱,便毅然到外國提早退休和修讀MBA課程,同時專注畫畫。二〇一三年,他在中環藝穗會舉辦處女個展「山不動」,策展人是施養德;翌年在北京舉辦畫展的1.0「山不動.素白系列」,炭筆畫之外摻進了大型雕塑。
「我成日唔多想叫自己是藝術家,我覺得我的狀態是畫畫佬、畫畫的人。」周肅磐聳聳肩道。
作品新生命 由觀眾賦予
蟄伏幾個春秋,周肅磐創作出了《花花》系列繪畫,刻意擺脫其以往標誌性的黑白極簡風格,從「山不動」探索抑壓情感的玄黑及素白系列解放開來,以人過半百的率性筆觸構成可供自由冥想的大型繁花畫作。去年,周肅磐被委託在加拿大卑斯省基隆拿市中心,繪畫一幅描繪奧根湖區當地華人社會歷史的壁畫,創作過程被拍成紀錄片《花果本紀》。
「黑白的炭筆系列,無非是想刻意show off;但《花花》系列好直白的代表顏色,用顏色去表達感情和技巧。」周肅磐討厭重複自己,眼前他的繁花以Acrylics(丙烯顏料)創作,我看不是創作,是釋放。他畫《姣花》、《馥郁》,畫下風的顏色叫《颯颯》。
談到創作,周肅磐又聊及「表現主義藝術家之死」,指藝術作品尤其對表現主義藝術創作而言,藝術家的角色亦隨畫作完成而告終;作品的新生命得通過觀眾賦予新義才能重新開展,他異常期待看觀眾的反應和回饋。
花開有時、凋謝有時。雜誌工業已玩到荼蘼,但周肅磐的藝術卻心花怒放,繼續2.1、2.2,向3.0進發。水點蒸發變做白雲;花瓣飄落下游生根……
他艷羨David Hockney到老仍創作矢志不移;曾梵志很早便畫大畫莫負青春;Cecily Brown揮灑狂妄不羈的抽象情慾。
五十七歲,歲月不短也不長,周肅磐似乎用畫筆延長了生命線。以花擬人,以景托情,人生至此,莫道不銷魂?






「花花」畫展
日期:6月19至21日
地點:包氏畫廊(香港藝術中心五樓)
採訪:鄭天儀
攝影:Franklin Lau
部份圖片由被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