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訪】讀理科的80後、90後,不少曾是化學科教父K Kwong的學生。現代教育(1082,香港教育國際)2011年上市時,招股書提到前一年五名導師共支取近6,300萬元作導師承包費,最高一位為1,200萬元,即平均月薪百萬。當時有傳五人之中包括K Kwong,這次訪問中他否認,「我唔算最多,教英文賺更多,中英數係最主要科目」。至於高峯期每月賺多少?「拉勻計都有70萬」。
記者:黃詠茵
原名鄺士山的K Kwong,不時說喜歡見靚女,他1990年加入現代教育後,見盡女學生,「見到後生妹妹好開心!」他說最有印象是第一年教現代教育,「有女學生問我問題後,竟然向我鞠躬、話『唔該阿Sir』,我好驚訝又覺得好爽。」
翻查年報,現代教育去年常規課程報名人數為6.5萬,較前一年的9.5萬減逾三成,虧損達7,744萬元。五位最高薪酬的導師承包費為1,261萬元,當中最高薪的一位只有650萬元,與十年前相距甚遠。昔日補習界龍頭,今日黯然失色,K Kwong覺得可惜嗎?「又唔覺得,佢係上市公司,補習只係佢收錢方法之一,仲有其他方法賺錢」,但他認為長遠補習界要改變,「疫情出現,個世界模式唔同咗,要有social distancing friendly嘅教學模式」。
曾炒樓炒股 險一鋪清袋
現代教育在疫情下業務大受打擊,分校暫停營運,K Kwong相信業界將來要轉網上補習才能發展,「學生要畀錢或儲夠積分先可以問問題」。那窮人無錢怎辦?「可以睇其他人問,所有發問係公開嘅。」對於補習,他仍主張面對面教學較好,因為可看到學生反應,「如果網上有方法令學生感到被關注就可以」。
K Kwong當年最廣為人知的,除了年薪百萬,就是密密炒樓。他坦承當時物業、股票及外幣幾乎都炒過,惟眼光欠佳,1997年金融風暴來襲,幾乎一鋪清袋,但總算搵夠,可於2012年全身而退。
高峯時期他手執十個物業,多是短炒,當中不乏摩貨,連層樓都未見過。股票他買過八號仔、買過滙豐,今日結果大家都知道了,「買最穩陣嘅都蝕到儍」。他稱,目前仍持有數個物業,給自己及親友居住,對於目前市況,他又有何投資建議?K Kwong只說︰「Cash is King」。

高調談政見 嘆無人夠膽
退休後不用憂柴憂米,現在可全力打抗疫戰。他協助研發可重用口罩HK Mask,又當中間人牽線將內地製的呼吸機引入歐洲等,分文不收,他直言這是「瘟疫的錢」,「賺這些錢會安樂?我寧願沒有瘟疫」。昔日用化學知識教人,今日用化學知識抗疫,又高調談論政見,他慨嘆:「係政府踢我出來,叻過我嘅大把,但他們夠膽行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