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調時光】我在商台的青春百景

【藍調時光】我在商台的青春百景

「收音機」風行的大時代,的確令人神迷。好些優秀前輩的聲音表演,行雲流水,見識廣博,各適其適。一兩小時節目,由精緻的獨腳戲到後來熱話的清談節目,電台的「一千零一夜」有無數的阿拉丁神燈,可每天1,440分鐘卻沒有「五餅二魚」的慈悲,神燈要夠亮,應該說要比人亮才有機會照個出路。

「軟硬天師」出道時,只有那麼幾十分鐘,除卻了廣告播放,剩下可以表演的時間不多,每句說話之精密計算,千頭萬緒散落在那些無眠星夜。牙膏牙刷是電台的「隨身帶」,可以說沒有電台人未嘗過睡袋的冰凍。午夜的青春百景,是樂富夜市的湯圓紅豆沙、是九龍城大牌檔總會嚼到兩小塊八角的牛腩麵,盯着仍在滾動的雲吞,我們熱血逼人,流竄在時光沉睡的小城。

資深廣播前輩「卡龍」葉漢良,時常笑話大家,電台位位都是性格巨星。到底性格育成風格,電台由早到晚,不過是十多個節目,根本容納不了相同風格的存在,當時俞琤常說「一開咪,就榮辱互見」,為收聽率拼搏,為成名浴血,玻璃心只會慘死,一息尚存,不為多一次機會而慌忙,而是為少一次被淘汰的危險而作戰。

「6pair半」的名主持湯正川是我的老師。話說不苟言笑的他,父仇未報的眼神,在我「小紅帽」的森林,嚇破膽原來不只有大灰狼,每天聽完我四個鐘的練習錄音帶,必會用上喇嘛誦經的聲調喊我執包袱回家,訓練期的來回折騰,幾乎抑壓不起的內傷,後來方才明白他們那種教學戰術,完全是《Top Gun》情節,電台不愛弱者,受不了壓便惟有一路走好。每個月五百元當學徒的日子,回首之時,方才感受到幸運的重量。

曾經在港台的工作會議,高層曾智華就訓斥過無心無力的主持「廣播道聽見了陽萎」。這是甚麼意思,就是怕你花掉了驕陽卻遺忘了壯志。

幸好,這群武林高手未有看到當下這些「在那裏跌倒便在那兒躺下」的電台生態,或者為何裝作細路聲音懶得意說話,就以為是青春。

撰文:陳海琪
本欄逢周四刊出

資深廣播前輩中,葉漢良(左圖)時常笑話大家,電台位位都是性格巨星;我的老師湯正川(右圖)則從來不苟言笑,眼神如父仇未報。

藍調時光

廣播人。寫作人。電視節目主持人。一直相信:只有逆風而行,才知道飛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