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是好戲 - 陶傑

總之是好戲 - 陶傑

美國左膠批判「亂世佳人」之後,精神病症狀升級,染污開國元勳傑佛遜的石像,指為奴隸主義。

華盛頓也批准並促進奴隸買賣,沒有甚麼問題。當年一切是合法,正如清代女性都纏小腳做妾侍。曾國藩的老婆妾侍個個纏小腳,但「曾文正公家書」卻是廣受膜拜的道德經典。

美國黑白左發動文革,自己發神經是他們的事,但明知中國人戀美崇洋,所謂「西方先進國家有先例」,就是香港林鄭班子在嘴巴裏時時掛着的一句話。美左發文革瘋,中國人必定蠢蠢欲動的也想模仿。美國民間抽搐,中國人跟着跳大神。

奴隸主義有甚麼問題?全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為人類GDP貢獻,廉價勞工即現代奴隸。沒有富士康那幾十萬奴隸,並一度展開跳樓競賽,就沒有差點就做了中華民國總統、國際商界精英郭台銘。

沒有順豐速遞,今日在各大城市爭衝紅燈大量被撞死的送貨員做血汗奴隸,就沒有阿里巴巴的中國億萬富豪偶像馬雲博士。

閣下今天坐在星巴克的沙發上,享受紐約中產階級的幸福感,手中那杯咖啡之所以賣四十二元,利潤龐大,因為原料咖啡豆來自埃塞俄比亞,那裏摘咖啡豆的黑人每日工資兩美元。

這就是奴隸主義,左匪快去全國的星巴克咖啡放火砸玻璃。至於電影這個「重災區」,越是體現奴隸主義和種族主義的電影,越是好看。

除了「亂世佳人」是奴隸主義的浪漫經典,還有歌舞片「國王與我」,尤伯連納一九五六年版,講暹羅王蓄奴、向英國女教師安娜學習文明的經過,不但服裝艷麗、佈景宏美,而且主題曲和音樂隻隻有如天上仙籟,長繞人間。

還有意大利裔導演米高徹米奴的「龍年」,描繪八十年代紐約唐人街黑幫血腥仇殺,暴力美學高超,非常的寫實逼真,其中除尊龍外,每個華人角色的形象都寫實準確。開頭一場舞獅,在鞭炮聲中變成幫會仇殺,黑社會電影以此片為經典。

「龍年」中唯一「美化」了種族主義的,是片中黑幫青年才俊尊龍一身白西裝,俊美風流,實在太有教養。唐人街不可能有這樣的賈寶玉出場,嚴重違反中國人形象之Stereotype。

各民族都有Stereotype:意大利人喜歡不守時、德國人必定準時、日本人辦事認真、美國人喜歡穿T恤短褲進歐洲的教堂高聲喧嘩。凡此種種都是Stereotype,令我們更了解世界,更促進文化交流。總之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