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將於今年下半年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外媒取得德國一份文件草案顯示,德國將推動歐盟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立場,要求在中歐合作「加強互惠」,所有對華政策都應基於歐盟的長期利益與「價值觀」。報道形容,文件重新強調價值觀一詞,意味歐盟會更強調民主、人權及香港問題。
德國在草案中列出擔任主席國期間的政策計劃,取代3月份起草的一份草案。這份長達24頁的文件提到,歐盟希望與中國合作,並努力在所有政策領域實現更多互惠。所指「互惠」,是指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受到公平對待。文件稱,歐盟機構及成員國的對華政策應統一、平衡,以歐盟長期的共同利益、價值觀為導向。
3月的起草文件未有「價值觀」一詞,現新增此概念,報道認為意味着歐盟將更強調民主、人權以及香港問題。歐盟主席國每半年更換一次,由成員國輪替。
歐盟近年對華轉趨強硬,例如去年的對華戰略報告將中國定位為「體制競爭對手」。歐盟外交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昨與27國外長、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舉行視像會議,呼籲美歐展開會談,建立一個共同的跨大西洋戰線,對抗日益獨斷的中國。
英前駐港澳總領事派駐中國
另外,英國政府官網公佈,前駐港澳總領事吳若蘭(Caroline Elizabeth Wilson)獲任命英國駐華大使,接替現任的吳百納(Barbara Woodward),將於9月履新。英國外相藍韜文表示,現在是中英關係非常重要的關頭,面臨潛在挑戰;吳若蘭是一名傑出的外交官,將助英國繼續前行。吳若蘭稱,在關鍵時刻被委任為駐華大使,是絕佳的機會。她期待再次回到中國,推進中英關係向前。吳若蘭能說流利的普通話,2012年至2016年期間擔任駐港澳總領事,在佔中期間曾被港人批評對中國太軟弱。在2014年,吳若蘭罕有地表態力撐香港要有真普選。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