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經換政」拉攏非洲站台

「以經換政」拉攏非洲站台

【拆局】中國與非洲國家在政經關係密切,無論在聯合國專門機構、世衞總幹事選舉,抑或一帶一路投資,雙方均如影隨形。雙方合作的模式,基本上是中國給予資金,非洲在國際舞台上提供支持,然而這種關係主要靠實利支撐,缺乏意識形態的同質性,雙方往往圖窮匕現,如今次非洲乘機要求寬免債務正是實例。

擴大聯合國話事權

2000年以來中非關係發展迅速,數年前已取代美國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出於各種政治需要,連年向非洲國家提供大型項目的技術支援及援助資金。中國政府至今仍強調,沒有嘗試透過債務擴展在全球的影響力,習近平2018年也指出對非援助「不附加政治條件」。

2017年,中國極力拉票下,埃塞俄比亞前外長譚德塞當選世衞總幹事,其後被批評在武漢肺炎疫情中處處偏袒中國;去年6月,中國在爭奪聯合國旗下專門機構主席一職時,也得力於非洲支持,如令中國農業部前副部長屈冬玉以108票的五成六得票率當選糧農組織總幹事,擊敗歐盟和美國各自支持的候選人。這無疑是中非以經換政的利益關係之延伸。

然而,今年4月,廣州非裔遭歧視,多個非洲國家駐華大使聯名致函抗議,甚至稱「非洲對華支持,特別是令中國可以穩坐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位置」,及至近期中國要求非洲為其抗疫背書,非洲國家也表示「希望」減免債務,顯出雙方關係實利大於一切。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