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指ETF拆細 散戶「睇錯」輸千萬

納指ETF拆細 散戶「睇錯」輸千萬

【本報訊】華夏基金5月中宣佈將FL二華夏納一百(下稱7261)一拆四,前日首日生效,但多間銀行及證券商系統,懷疑未及時更新散戶所持股數,令近70名散戶「睇錯」,有人以近兩倍溢價約35元買入該ETF;但股價於開市10分鐘後迅速回落至正常12元、反映拆股影響的水平。本報統計該70名散戶共輸逾1,300萬元,本報向牽涉銀行查詢,惟截稿前未獲回覆。

7261有睇升納指兩倍效用,上周五(12日)收報44.88元,一拆四後股價應削至11.22元,而持有的股數則乘四。假設拆股之前持有100股,拆股後應有400股。惟彭博數據顯示,共有70名散戶在開市早段首15分鐘內,於12至35元價位掃入合共92.57萬股。

部份券商疑未及更新

有使用創興銀行(1111)及新浪旗下的華盛證券買賣股票的散戶透露,系統於當日早上未有及時更新其股數,導致錯誤交易。一位網民稱,上周五買入一手(100股)7261,而周一9時15分華盛證券顯示其只有持100股,他誤以為股價由約44元大跌,遂於30元買入100股;直至9點45分,華盛證券才更新其持股為拆股後400股,這時股價已回落至11元水平。他認為交易是誤導下成交,華盛應向客戶賠償。

接近華夏基金的消息透露,有多名投資者表示前日多間銀行及券商未有更新股數,亦不排除有人睇錯價位。他續透露,在競價時段已有人開出35元,這些嚴重偏離股價的開盤會「搶出嚟」。但他強調華夏早於拆股前一個月已透過傳媒、港交所及官網公佈拆股消息。

大律師陸偉雄指出,若是銀行或證券商報價系統失當,未有及時作出更新,誤導投資者以不合理價錢買入股票,明顯有疏忽成份,建議相關機構應主動聯絡有關人士作出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