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浩導演80年代中旬推出力作,斯琴高娃、顧美華主演《似水流年》;公演期間自己日以繼夜在澳門趕製生平首個系列,廿多歲得此機會當然珍而重之,日間在工廠跟裁剪師傅同步製版,晚飯過後葡萄牙廉價紅酒或氣酒陪伴當時靠近外港碼頭,仍叫Excelsior的臨海酒店房間內火速繪圖至凌晨倒頭便睡。次晨醒來,坐水邊望海咖啡廳進食早餐,未嚴重填海,對岸氹仔也沒幾處發展建設,幾葉輕舟泛鏡平海面網魚。那風景,就是自己在澳門欣賞了三次的《似水流年》;片末,划艇海心的蜑家女以潮汕語唱出漁歌,未幾即轉為梅艷芳贏「新秀」後,首支讓大眾迷上與電影同名的金曲《似水流年》。
唱片那時仍未推出,央電台 DJ朋友給我Cassette錄音,用到後來麗晶酒店大型時裝表演的壓軸,由當時得令名模古嘉露獨自演繹最後一套服裝;針織露肩純白Mohair極簡約長裙晚裝,好歌助衣服如虎添翼;梅艷芳《似水流年》至今仍將思緒常照亮。
6月中,距離7月15號書展開鑼只餘一個月,新書的圖片與基本文字接近齊全;百分百到位沒可能,並非將過去不同專欄刊登過的方塊文章輯錄成書,好一部份文字須按新書方向審視再度。圖片是另一座山,雖則小山,卻是叫人不斷遊走、駐足、不願離去,一再回望的寶山。
有寶?冇寶?純個人角度,跟自己息息相關,對己而言當然有寶。老家影音圖書房搜集資料而已,未驚動樓上書房,更不敢驚動儲存在倉庫,憑空難以想像內容的另一座看來不覺有用,棄之又可惜的小山;若然必須搜查到底,2020不用出書了。
自己經常穿着的衣物極簡單,多年下來幾個款式清一色黑,須用衣帽空間不大,不用扚起心肝斷捨離,早已實行斷捨離。衣物架子的頂格除了不同畫家卷軸,還有買回來卻未用過連鞋帶盒,拿起鞋子餘出空間裝載照片準備送到新書編輯部,見盒子稍窄,欲取內邊更深另一個看來較寬的鞋盒;什麼鞋子那麼重?打開,沒500張肯定400張舊作品照片,好些還有深刻印象,老早何去何從無從稽考。
得來全不費工夫,命裏有時終須有,時辰到,就在不為意的闌珊處,數百張照片包含自己初回港入行在長江製衣公司上班兩年多所設計的商品,也包括當年朱玲玲為白天鵝賓館周年慶邀請本地設計師團隊北上,展示各自作品贈興照片記錄,更有離開長江回到多倫多,前往紐約作Freelancer,輾轉服務客戶監察出品又回到香港──當年世上至大的時裝製造中心(超越意大利)。偶然與澳門廠商合作,得機會製作大型時裝演出一百多套服裝及麗晶酒店展出機會。盒子裏的數百張照片,包括古嘉露演繹,自己工作心路歷程重要環節《似水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