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弗洛伊德死在白人警員膝下,近九分鐘「透不到氣」到斃命的片段,引發美國1960年代以來最大一波民權示威運動。與50年前不同的是,今番帶領示威的不是成人,而是25歲以下的Z世代(Generation Z),善用網絡帶風向、籌資源,今年更手執2,400萬選票作撒手鐧,為國家和自己的未來站出來,誓要解開立國逾兩世紀以來的種族死結。
Z世代泛指1995至2005年出生的網絡一代,比起戰後嬰兒潮和X世代,更有動力改變社會和政府,由兩年前的反槍械運動,到17歲瑞典少女通貝里發起的抗暖化運動,前線都見他們青春的身影。他們在弗洛伊德事件參與度更高,歐美逾百城市上街人群中,Z世代比例達五成甚至八成,不少更是首次參加社會運動。
新一代對弗洛伊德特別上心,與美國人口變化有關,有色人種現佔總人口近25%,令Z世代成為種族最多元的一代。另一個因素是疫情,Z世代休學留家抗疫,助弗洛伊德事件迅速傳開,從螢幕看着他的死亡過程,觸動網絡世代切身之痛。21歲華盛頓黑人貝斯特,去年某天回家時就曾被四警包圍,誣陷他藏槍:「我們不能再退讓,影片看得我很心痛,想出來為他討回公道。」
少年傾向同情黑人
Z世代自小就從網上影片和新聞看到一個個黑人死於警暴,包括18歲的黑人諾埃爾。他就夥同三名差不多年紀的朋友參與:「以前我們太小了,現在既然長大了,明白發生甚麼事,所以出來為社區出一分力。」
據《商業內幕》網站本月5至7日經社交程式Yubo做的民意調查,在38,919名介乎13至25歲的Z世代用戶之中,近90%支持黑人爭取民權,並贊同黑人待遇不公;逾75%有在網上聲援或已經上街,62%願意為爭取黑人平權被捕。隊伍中參與的不只是黑人,為智庫組織工作的23歲白人女孩阿迪說:「若自己國家發生那麼多違反人權的事,我們如何推動全球人權?」21歲亞裔女孩米婭亦說 :「其實這種欺壓和殺害黑人的事發生了幾百年,我們受夠了,生厭了。 我今年21歲,好不容易可以用成年身份參與,我的付出要值得。」
弗洛伊德事件還押上總統特朗普今年底角逐連任的選情。特朗普已因武漢肺炎疫情癱瘓經濟而失民心;到上月弗洛伊德事件引發騷亂,他更一度要求國民警衞軍介入,路透社和Ipsos民調顯示55%受訪者不滿其處理手法。
選舉年或成關鍵票
關鍵是30歲以下選民投票率過去一向低迷,現在上街的年輕人最終會否到票站投票?推動Z世代投票的Rock the Vote組織行政總監德威特表示樂觀,本月首周就有破紀錄五萬年輕人經組織網頁登記做選民。馬里蘭州23歲大專女生埃文斯亦說:「今年是選舉年,氣氛明顯不一樣,今年是關乎我們國家的靈魂之戰。」
《日本時報》/德國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