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的《聲音》這樣唱:「這裏規定/若有雜音必要管制/可惜心裏面嘅聲音/一再被軟禁/如像困獸一般/假使講說話也不可/高歌也是過錯/情願你去處分我」,完全是今天寫照。
當楊潤雄說,唱《孤星淚》都要睇環境才能唱,香港人明白到,我們失去了「共唱這歌」的自由。
港共官員一個比一個戰狼,一個比一個更華春瑩,爭先恐後奔向左,唯恐落後不夠忠。我無法想像學校可以如何執行這位楊姓局長的指示,那個校長老師可以做「歌曲審查」?所謂「睇環境」,誰能作標準?如果音樂老師覺得唱《孤星淚》無問題,但有同學耳朵受不了,覺得煽動,是否校長要打999?警察到場,是要先問在場同學,少數服從多數,誰覺被煽動?還是警察已經有一張禁歌黑名單,老師馬上變成24601?唱《孤星淚》不一定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如果《look down》,不再推動而是認命「look down look down, you'll always be a slave」,又可以嗎?
如果歌曲的罪名是「煽動」、「推動」,那麼許多歌都不能再唱。鄭少秋的《誓不低頭》,「強權高壓想折服我/堅決面對不怯懦/為何蒼天繼續降禍/可會是有心想來考考我/面對那厄運未退後/今天的夥伴是拳頭」,這算不算是煽動使用暴力抗爭?
最愛國歌曲《我是中國人》,但第一句歌詞已經非常「煽動」。「沉默不是懦弱/忍耐不是麻木/不到最後的關頭/決不輕言戰鬥/忍無可忍的時候/我會挺身而出」,豈不是煽動大家,到了忍無可忍的時候,挺身而出吧!要不要禁?
汪阿姐的《勇敢的中國人》﹕「我萬眾一心,哪懼怕犧牲,衝開黑暗」,簡直就有「光復香港」的意味!又要禁?
對不起了城城,你的歌詞可能也過不了關:獨坐是無味/獨坐是睏倦乏味(煽動群眾聚集上街);若唱這歌/創出潮流我號令八方(建立大台);唱這歌/光榮歲月由我掌舵(本土自決話事)
歡迎進入唱禁歌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