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年前的今天,太古廣場外,花海淹浸。一年過去,人潮與鮮花重現。身前黑衣、手執白花的Bun去年坐車往中環方向,經過太古廣場外,看見梁凌杰身穿黃色雨衣站在棚架上,高舉着「五大訴求」雛型標語,那刻,他被眼前人的意志和信念打動,可惜,「(梁凌杰)唔好彩帶住嗰份意志殞落咗」。
羅小姐在直播目睹梁凌杰墮樓一幕,當時她頗為冷感,因不太關心政治,也覺得這件事很不真實。直至看見翌日的200萬人大遊行,她花了好些時間消化,明白梁凌杰是犧牲自己而令整場運動升溫。原來,港人會為政治訴求犧牲生命,她為自己當日的冷感內疚。
「千祈唔好停低 千祈唔好冷卻」
羅小姐認為,不論是翌日的遊行或往後的抗爭,「相信好多人都係因為梁烈士嘅殉道而繼續落去,就算灰心都繼續行埋佢嗰份」。運動發展下去,她看見很多港人為這樣運動而犧牲極大,她不時回想梁凌杰離世,心情極沉重,「好似覺得自己做嘅嘢太少」。
去年的太古廣場,是黃先生不敢踏足的地方。那日,他看見梁凌杰離世新聞,情緒失控地連續哭了幾天,無法參與翌日遊行。當日打擊極大,是因他從未想過政權會殺人,「雖然呢件事唔係政權用刀同槍去殺死佢,但政權唔聽民意,令梁義士有咁嘅選擇」。
一年過去,他終接受了梁凌杰離世事實,昨獨自拿着白花前來,終可親手獻花悼念。而伴隨悼念人潮的,是旁邊停泊着十數輛警車。黃先生認為,今天是悼念活動,「一個同路人,廣義去睇,就係我朋友死咗,我哋作為朋友去悼念,有錯咩?所以如果係有衝突都好,我唔覺得個責任係喺我哋度,我唔會驚呢件事」。
手執鮮花,羅小姐心情非常複雜,她對梁凌杰很是感激,同時憤怒於他的訴求仍未實現。無論如何,她感謝梁凌杰令她關注運動,「慢慢就覺得我要出一分力,知道成本高咗,但係都盡到自己嘅能力,量力而為咁去付出」。
Bun放下鮮花,希望大家在悼念同時,能繼續前進,「所有要做嘅嘢繼續做,千祈唔好停低,千祈唔好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