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夥包玉剛戰英資

李嘉誠夥包玉剛戰英資

【本報訊】70年代華資崛起,一直從事航運業的船王包玉剛,能以蛇吞象方式收購九倉,正是獲李嘉誠暗中幫助。最先對九倉感興趣的是李嘉誠,70年代時期,長實有意收購本港部份具實力上市公司,於是派人分批暗中購入九倉股票,令九倉股價數月內由13.4元升至56元;九倉感情況不妙,部署反收購,並向滙控求助。由於李嘉誠與滙豐關係好,令李嘉誠打消念頭。

文華會面20分鐘達協議

而李嘉誠出手助包玉剛,是1978年9月在文華酒店中的會面促成。二人當時喝着咖啡,談着財經大事,短短20分鐘內造就兩項歷史性交易;首先李嘉誠將所持有九倉股份售予包玉剛,避免一場尷尬衝突;另一邊廂,包玉剛亦向李嘉誠出售所持和黃股份,為兩間英資洋行易手至華資手上埋下伏線。

成功獲得李嘉誠所持九倉股份後,包玉剛持有九倉15%至20%股份,成九倉最大股東;包玉剛女婿吳光正亦獲委任為九倉董事局成員。其後有傳吳光正在九倉董事會中提出改革,但另一股東怡和極力反對,雙方關係緊張。

1979年底,持有九倉的置地宣佈供股,與包玉剛一決高下;包玉剛不甘示弱,靜靜透過當時較低調的隆豐國際收集九倉股份,令持股量增至近30%,九倉股價逐步升至67元。隨後包玉剛在倫敦約見當時滙豐主席沈弼,取得財務支持,最終提出以每股現金作價105元收購九倉2,000萬股股份;結果當時出售股份的股東還包括置地,包玉剛亦因此役成功「登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