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研究發現,武漢肺炎病毒已出現變異,使其傳染力大增。有科學家認為,這變異或解釋美國和拉丁美洲出現大規模感染的原因。
佛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研究員指,變異影響刺突蛋白,即在病毒外圍用作進入細胞的冠狀結構。研究發現,一種名為D614G的變異讓病毒長出更多刺突蛋白,讓冠狀結構變得更穩定,更容易入侵細胞。入侵後病毒會把細胞變成病毒工廠,不斷複製病毒。
在TSRI領導研究的病毒學家崔慧雲(Hyeryun Choe,音譯)說:「有這種變異的病毒,比起我們利用細胞培養系統模擬的沒有變異的病毒,更具傳染力。」
研究將刊登於預印本網站BioRxiv,即未獲同行評審。如研究成果獲確認,將是首次證明病毒變異對疫情有影響。
科學家過去多周一直擔心病毒已變異。至少一名沒有參與今次研究的學者相信病毒變異已改變疫情,有機會是美國和南美出現大規模感染的原因。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亦有相同疑慮,在4月形容「逼切關注」D614G變異,指它已是歐美疫情最普及的品種,「它自2月初開始在歐洲擴散,當傳入新地區時迅速成為主要形態」。
「傳播能力增10倍」
沒參與今次研究的病毒學家赫塞爾廷(William Haseltine)指,TSRI透過三個獨立的實驗,證明D614G變異的病毒成為最常見的形態並非由意外觸發,「這證明病毒可改變,變得有利病毒本身並對人類不利。病毒至今十分適應人類活動。在部份地區它沒有傳播得很遠,但在部份地方就十分活躍。」
他指TSRI的研究結果意味,「我們要時刻警惕病毒有否持續改變,病毒將回應我們作出的所有抵抗。我們製造藥物,病毒將反抗;我們製造疫苗,它將嘗試使其無效;我們留在家中,它將嘗試存活更久。」他指病毒於1月中曾出現變異,「傳染力因而增加10倍,但沒有變得更致命」。
世衞上周指至今所見的武漢肺炎病毒變異不會影響正在研發的疫苗的成效,再之前一周則指變異不會使病毒更易於傳播或引發更嚴重症狀。
智利衞生部長請辭
另外,智利疫情踏入最嚴峻的一個月,至今錄得逾16.7萬宗確診個案,以每百萬人計算,是南美染疫率最高的國家。前日有報道揭發,智利衞生部呈交世衞的文件顯示全國有逾5,000人染疫死亡,遠高於官方公佈的3,000多人。同日總統皮湼拉宣佈衞生部長馬納利希請辭。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