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緬搶市場 芬太尼「去中國化」

俄緬搶市場 芬太尼「去中國化」

武漢肺炎起源地——武漢過往供應着不少走私到歐美的合成類鴉片藥物芬太尼(Fentanyl)的原料。但在封城抗疫衝擊下,黑市芬太尼生產鏈就率先「去中國化」,俄羅斯的實驗室已增加產量搶佔市場,屬著名毒品產地「金三角」的緬甸北部也在分一杯羹。

武漢封城停供原料

美國濫用鴉片類止痛藥成風,當中熱門的芬太尼不少化學原料是來自中國。中國製的芬太尼原料部份會直接郵寄到歐美,大多則是供應予墨西哥犯毒集團,把原料加工後走私到北美。喬治梅森大學跨國犯罪中心教授謝利指,約40%推銷非法芬太尼的網站與中國公司有關連,一家中國政府資助的武漢公司更是聞名的單一原料供應源頭。

當武漢肺炎爆發,武漢等中國多地封城後,犯毒集團就靈活應變。英國電子威脅情報分析員兼前探員奇克指,「販毒集團比正當生意和政府轉變和適應得更快」,其他地方已趁機搶生意,如多家俄羅斯實驗室就增加了生產供應歐洲市場的芬太尼。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的地區代表道格拉斯指:「這也成亞洲集團搶佔市場的好時機。」緬甸警方2月至4月發起多次緝毒行動,於金三角核心地帶撣邦的叢林搜出約3,750公升高純度液態芬太尼,還有大量冰毒、海洛英和罌粟花。道格拉斯指,緬甸當局撿獲的規模是歷來最大,反映犯毒集團已經轉以利用緬甸生產合成藥。即使現在武漢的芬太尼生意已恢復運作,犯毒集團已經明白到不能過於依賴中國供應。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