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Giraffe:透過藝術令人反思

學生Giraffe:透過藝術令人反思

曾經貼滿文宣的社區連儂牆、寫滿抗爭字句的柱身、被掘走磚頭的行人路,還有戰地似的天橋。抗爭過後,政府急不及待派人髹油,遮掩人民訴求。90後年輕藝術家梁洛熙(Giraffe)批評政府「粉飾太平」,從未真正解決問題。他索性就地取材,在被河蟹的街頭上創作,以柔制剛。

Giraffe早前路經紅磡隧道口的行人天橋,赫然發現這條天橋亦被圍封,走在其中猶如坐牢,「點解成個鐵絲網擺喺紅隧口咁明顯,啲人好似視若無睹,慣咗件事」。於是他拍下紅隧口車來車往的相片放大,再在相片前架設了一張自製的大鐵絲網,再在鐵絲網上畫上相片景物,遠看這鐵網似有還無,諷刺政府處事方式,「暫時壓抑佢唔想睇到嘅嘢,啲市民又好似冇咗件事。」

理大一役後,紅隧天橋被鐵絲圍封,梁洛熙以此為題材諷刺政府沒有面對現實。

引發各區同路人創作

作品是他就讀藝術系的功課,老師起初出題「如果乜乜是乜乜」,他就思考「如果粉飾太平是藝術?」在中大二號橋戰役及理大攻防戰後,政府大規模在各區天橋圍封鐵絲網,用意不言而喻——阻止有人將雜物從天橋扔下堵路。

他又在油尖旺街頭,用黃色膠貼框住被政府強行塗掉抗爭痕迹的地方,旁邊貼上「粉飾太平」標記拍照。有別於一般藝術家在藝廊發表作品,他在連登討論區出post,引發其他人仿效,在各區以同樣方式創作,「我冇諗作品可以留幾耐,要人記住一件事,可以用遊行,唔同類型抗爭,藝術係我嘅方式,藝術好處係可以令人反思,冇咁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