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運動令港人在沉睡中覺醒,連儂牆一夜之間遍佈各區,線上線下湧現大量文宣,喚醒更多同路人上街抗爭。運動一年過後,連儂牆被極權清拆得七零八落,隨之而來則是港版國安法殺到。
「冇得驚,我哋唔係為咗縮沙而做,一開始做得呢樣嘢就係有覺悟,清算會搵到我。」連儂牆可以清拆,燙在民心的烙印不會磨滅。一年下來,有手足把文宣張貼上國際戰線,要連結自由世界一起對抗中共極權;有民間發起網上連儂牆,冀將港人聲音能跨越地域界限,響徹香江;即使香港民主女神被砸毀,獅子山下的民主精神始終屹立不倒。
記者:陳詠恩 張文鈴 張雅婷
攝影:張志華 李子健 馬泉崇 朱家駿 夏家朗
作品收集站:早有被清算覺悟
逆權運動前線上有勇武抗爭,後援亦有文宣推動運動。一群畫家組成「freetoberhk」透過藝術為香港記錄這段歷史,去年在網上發放與抗爭運動相關的畫題和畫作,邀請同路人投畫,一個題目最多收到過百張作品。但自從武漢肺炎肆虐,港人街頭抗爭暫停,投稿量比以往減少,反而增加回顧系列。
眾多畫題之中,最多人投畫是「催淚之城」和「這一代的兒童」。成員浮屍(化名)說:「催淚之城好多人畫,有象徵意義嘅嘢,畫面比較震撼,可能就多啲人投稿」,而「這一代的兒童」的聯想和發揮空間很大,「可能會畫一個細路係學業同頭盔之間選擇,又會畫一個喺六四同𠵱家嘅細路」。
做文宣要有目的
組織所收到的作品會上載至其社交媒體專頁,其中一幅名為「大話林鄭」的作品,在運動初期受到很大迴響,「嗰陣係反送中條例未撤回,幅畫係林鄭喺度喊,但另一隻手係揸住支槍,有個好似電視機嘅框影住林鄭,但就影唔到佢揸住支槍」。當時有很多人分享出去,可能是感受到現實中媒體如何掩蓋事件,「因為嗰陣大家仲係睇緊TVB,都好反映到香港人當時感受」。
抗爭運動至今逾一年,浮屍認為如今形勢已經大不同,抗爭者需自行判斷風險,「以前你叫人去(上街),好多人都可以安全咁返嚟,但𠵱家已經唔同」。作為一個文宣,在推動運動時亦需要多一層思考,「只要識整圖,擺上網都可以成為文宣,但你係咪做到一個好文宣呢?真係話到畀人聽,今日目的、今次要做咩行為,點樣可以好好保護自己,而唔係嗌唔出嚟就對唔住手足,你唔出嚟就係冷氣軍師。」
全國人大通過港版國安法草案後,香港抗爭之路更難走。她表明「唔驚得咁多」,「就算鏟晒啲嘢,本身啲嘢都喺伺服器,就算你唔係做文宣,以前講過、表態嘅嘢都一定有紀錄。你做一個文宣,某程度係鼓勵緊啲人,你同佢哋講你好堅定喺度,無論點都要齊上齊落。咩細節都未出即刻縮沙就話要鏟賬戶,好影響士氣。」
「嗰啲上街受好多虐打、失去性命嘅前線手足都未退,我哋都驚就真係當人哋係condom。」她續說:「當初唔係為咗放棄而開始,我哋唔係為咗縮沙而做,一開始做得呢樣嘢就係有覺悟,清算會搵到我。」
連繫國際聚集力量
另一成員麵包(化名)亦稱,以往抗爭運動中製作文宣已是最低成本,「識畫圖嘅畫圖,識PS就PS,按讚同分享都得」。惟國安法通過後,現時社會多了一層恐懼,「可能我分享或講咗我立場,見到身邊朋友都突然間將以往分享嘅post刪咗,甚至取消追蹤」。浮屍補充說:「我知道好多網上專頁將ig轉私人戶口,唔會畀追蹤者以外嘅人睇到,原本用真身嘅人都有好強大嘅unfollow潮,又刪晒自己啲post,驚清算。」
組織原本打算在暑假出版畫冊,10月舉辦抗爭畫展,麵包說:「場地都睇咗㗎啦,但突然間有個國安法,啲場地會唔會有疑慮唔畀搞呢?或者印刷商仲肯唔肯印本畫冊出嚟呢?」場地方面暫時未有最新回應,可能需與跟策展人商討,「一啲明喻嘅嘢可能要變成暗喻,隱晦咁講,靠參觀嘅人去領會,但個界線一定唔會係佢哋未講之前,我哋就縮定先囉。」
她又認為,文宣未來要走分析性和國際線,「單靠香港裏面嘅運動係咪可以完成到我哋想要嘅目標?其實好難」。即使港人成功推翻林鄭政府,但終極目標仍是中共極權,很難只靠香港一撮人擊倒中共,甚至將極權推倒。她說:「所以係需要國際嘅支援,反而𠵱家要了解每個國家自身嘅問題,有冇啲嘢係我哋連繫得到」,例如全球爆發的武漢肺炎,「原來肺炎係源於中國,然後先搞到大家咁慘,大家就會多咗個共同目標同利益問題,可以聚集到國際輿論或力量,追究中國,而唔係單一人權或自由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