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BLOG BLOG】港股已死 月供美股新出路

【趣BLOG BLOG】港股已死 月供美股新出路

由去年開始,身邊炒開港股的朋友,一個個轉攻美股,港股目前實際就是中國股市的濃縮版;十大成交股,中資股佔八、九隻,恒生指數代表的,不是香港經濟,而是「被美化」的內地經濟。

港版國安法上月宣佈後,股滙市場曾出現異動,然後政府財金要員,以至大孖沙,一齊出來焗撐是好事。

港股亦「不負眾望」,6月不絕挾死淡友,再巧合地網易及京東兩隻巨無霸回歸港股作第二上市,熱錢流入、港滙迅即轉強,重返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連番接錢數百億元,是巧合定有心人部署好的劇本,為立法前製造歌舞昇平,股照炒、錢照賺的境況,大家心知肚明。

很多人覺得,港版國安法實施後,港股在中概股紛紛回歸下,更加熱鬧,沒有本地元素有何相干;但不要忘記,投資是為保值,繼而增值。港股的投資價值,一直建基於信任一貫行之有效的司法及金融制度。惡法很大機會月底前通過,一國兩制變一國一制,高度自治變高官自閹,50年不變成為笑話;聯滙制度下的港元價值,誰敢保證不受干擾影響?

熱錢流入是事實,有資金流走亦非不實。非常時期,非常手段,身邊朋友不會因為港版國安法大舉撤走,但將小部份資金調動作探路,卻是無疑。大部份港人資產集中於港股港樓,抽調一兩成,換作其他貨幣,以至在外地置業,會成為未來「走資」的大趨勢。當這個趨勢成為風氣,當轉揸一兩成外國資產效果回報不俗,相關比重將不斷擴大。港版國安法壓境下,外資來港有戒心,港人走資亦由淺入深,這是悲哀,也是事實。

投資美股間接走資,不妨透過月供美股ETF做起。大路的為投資標普500指數的Vanguard S&P 500 ETF(VOO),香港亦有一隻同類的領航標普500指數(3140),但論成交以至開支比率,都是前者優勝。

未來美股以至全球兩大主題,離不開科技及醫藥,因此擔心單一科技及醫藥股風險太高,可考慮追蹤納斯達克100指數的ETF(QQQ),投資納指頭100隻最大股份,頭三大成分股為蘋果、微軟及亞馬遜。香港亦有同樣ETF,叫iShares納指100(2834),但死穴亦是成交疏及不能如美股般可逐股逐股買。

另一隻目前月供的美股ETF為SPDR Health Care Select ETF(XLV),過去五年平均回報8.5%,每年管理費0.13%。組合內96%為美國相關藥股、醫療設備及生科等股份。本港沒有類近ETF,最接近一隻是宏利旗下康健護理MPF,但管理費接近2%,因此如果有額外供款或參加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的朋友,倒不如將這筆錢投入美股ETF,省成本回報更佳。

未來一兩年ETF黑馬,估計是黃金ETF,SPDR Gold Trust(GLD)除了在美國上市,亦有在香港以「2840」代號掛牌;該ETF直接追蹤金價,且全數為實金並存在倫敦金庫裏。

最後,以友欄〈遮打道口水佬〉上周專欄尾段作結。

「當大部份香港人副身家係港幣層樓時,咁你其餘嘅資產係唔係仲要揸住港幣呢?當你八至九成身家都係港幣時,你剩番嘅一至兩成資產都仲係要堅持揸港幣?呢個根本唔係支唔支持港元的問題,而係香港人屬於這個多年國際金融中心的一分子,應該要認識嘅最基本貨幣配置概念……多有多做,少有少做,最怕唔做。分散風險,好悶好老土,唔係用嚟賺大錢,但可能可以保命。」

股榮
http://fb.com/stockwi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