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飯英雄 - 杜杜

煮飯英雄 - 杜杜

瘟疫時期,飲食從簡。上超市是每月一次的大事:口罩手套雨衣推車全副裝備,如上戰場。事前詳細列出購物清單作為備忘。肉類好辦,全部雞鴨鵝豬牛羊魚蝦蟹分門別類包妥急凍,吃他一個月不成問題。最頭痛的是蔬菜。即使放在冰箱,隔三四天便會枯萎發霉。累積了經驗之後,定下了這樣的購買蔬菜方針:避免容易腐爛的茄子苦瓜,多取品格堅挺的大芥菜、西芥藍;買耐放的胡蘿蔔、白蘿蔔、佛手瓜。買回來仔細抹乾包妥,可以慢慢用來做湯。至於番茄、洋蔥、土豆、蓮藕這些常用又不宜久放的農作物,便預先清洗切好放入玻璃盒急凍備用;纖維破壞了更好,做湯省下不少時間。

解決貯存食糧問題的另一對策是多用乾貨:金針、雲耳、椎茸、南杏、北杏、紅棗、杞子、花生、腰果、合桃、百合、江瑤柱、白菜乾、霸王花、金銀花、猴頭菇、無花果,應有盡有,久放無礙,而且不論做菜煮湯,皆可以有千變萬化的配搭。盒裝豆腐也不妨多買,可塑性甚高,煎、炒、炸、蒸,樣樣皆能;味噌湯、酸辣湯、麻婆豆腐、老少平安、煎釀三寶,皮蛋豆腐;簡直不可一日無此君。

很多食物都儘可能郵購,包括新鮮的水果、果汁、牛扒,甚至三文魚。可以足不出戶而將天涯海角的土產百川匯海似的流送到自己的家門。只是解拆包裝之後,看到滿地的紙盒和發泡膠,未免怵目驚心,暗自思忖自己正在加速地球的損耗,罪孽深重。食品原有的紙盒和罐頭又得用消毒紙巾一一揩抹。這一來才初次發現原來食品的包裝是這樣的曲折離奇,九曲十三彎,總會有某個隱藏的角落或面積,一個不小心遺漏了,惹下禍端。因為病毒可以在冰箱內存活達一月之久。自己在揩抹清潔之際,一邊想到了「怪談」裏面的和尚失耳和希臘神話中的阿基里斯。一番折騰之後又有了新的說法:病毒主要還是人傳人,表面接觸的傳染成數不高。以前喜歡到唐人街買新鮮的雞腿雞翼雞胸肉,當然得一番舟車勞頓。如今瘟疫時期雞場的老闆娘願意派人上門送貨,只要加上一點運費,這一來真是皆大歡喜。郵購的還有乾麵條、意大利粉、罐頭周打湯。最近又新添了一樣土豆粉。一試之下,覺得不錯。用煮滾了的牛奶牛油攪拌均勻便大功告成。

我從前的一個學生偶然說過的一句話卻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天天在家煮飯做菜的人都是英雄。這可真是長期作戰,少點精力和耐性便會敗下陣來。飯不能不吃,但廚房的歲月一長,漸漸地便想到怎樣可以省下精神時間,做其他較高層次的事情。今天的午餐如下:牛油土豆泥、紅酒炒洋蔥、配煙肉荷包蛋。湯是罐頭番茄湯,上面灑點芫茜,澆點橄欖油。大多數食料都是現成的,已經省下了不少操作流程,結果連煮連吃再洗,加上飯後一杯茶(老伴的是咖啡),還是花掉了九十分鐘,剛好可以看完一整部法國音樂劇名片「雪堡雨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