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人大公佈將落實港版國安法,移民公司隨即忙個不停,查詢數目大增。有在台灣開設移民公司的港人日接逾百個移民查詢電話,留意到移民趨勢轉至30歲或以下年輕人及專業人士,以大學教授、律師為主。學者認為情況反映港人恐慌情緒高漲,香港未來或面對人才流失問題,但料當權者不介意從內地引入。
港人Joanne於2017年移民台灣,在當地開設移民公司太陽花顧問,亦是「香港人移民台灣路.移居資訊及分享」facebook群組管理員。公佈港版國安法的周末,群組新增570個加入申請,隨後一星期,人數再增加3,000人,連電話查詢也每日過百個。Joanne直言情況令人擔心。
在台灣任職地產顧問的港人石遠裴開設facebook專頁「後生仔起台灣做地產佬」,國安法公佈的三日內,每日都新增10個港人移民查詢,比過往的一至三個上升逾兩倍。
經歷過去年反修例的移民潮,Joanne留意到兩者情況有明顯分別。從心態而言,反修例的移民潮反映港人對香港失去信心,無力感由6月累積至12月,查詢移民高𥧌期為11月,當時本港曾經歷長達10多日的理大圍城。但這一波國安法的移民潮則是突如其來,「係突然間走得好快,大家好衝動」。石遠裴亦認同去年移民人士早有計劃離開,只是社會事件加快移民步伐。但此波移民潮則基於恐慌,一窩蜂想移民。
創業家簽證多人問津
除了心態改變,移民人士的背景亦是另一重大變化。Joanne表示,過往有意移民人士以接近退休的人士居多,亦不乏護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但今次移民查詢者更為專業,當中包括律師、大學教授、金融巨子等,除了專業層面廣泛外,專業程度更高,「教師擔心下一代教育情況,投資顧問對香港經濟無信心,大學教授冇乜嘢擔心,但佢哋唔鍾意呢種香港嘅生活」。移民人士亦年輕化,連20多歲的大學畢業生也想逃離香港,過往被視為條件嚴格,要坐五年移民監的「創業家簽證」項目,亦突然多了港人有興趣。
Joanne指出,很多人今次都下定決心離開,新增年輕家庭及高學歷家庭。面對新一波移民潮,她感到灰心:「自己喺度成長嘅地方,變成咁樣。最灰係教咗10幾年嘅教授,咁專業都要移民,咁香港之後剩返空框框。」
石遠裴同樣表示,過往查詢移民人士的年齡層主要為45至60歲,計劃退休移民。但突然以20尾至30初的年輕人為主,稍有存款,都會想到台灣發展,反映年輕人感到絕望。
京或以內地人「填補」
香港民意研究所名譽總監鍾劍華分析,現象反映「國安法嚇走好多人」。他說,身邊有朋友即使自己不移民,也忙於替子女在海外覓學校,為移民鋪路,「原本無打算送外國讀書嘅都送,有能力嗰啲人,都唔想子女留喺香港。送去外國讀書,預咗佢到時有咩情況就唔返嚟。」他又指,台灣一向被視為低成本的移民地區,以年輕人居多,若連資深的專業人士都考慮,反映「恐慌情緒好大」。即使不是恐慌,亦是厭惡,不想再留在香港。
面對新一輪移民潮,鍾劍華憂慮會造成人才流失,然而,他認為在中央「留島不留人」的方針下,影響不大,「你走咪走囉,大把方式填補夠人,國內單程證、工作簽證,好多海歸唔返中國,就返香港」。站在香港人角度,即使國內專才可填補位置,但亦未必適應香港文化,令在專業標準以外的社會文化形成,未必有利香港。
國安法移民潮剛開始,石遠裴預計,中央對香港的干預暫不會停止,移民潮料持續五至七年。Joanne亦預計香港移出人數會一直持續,有部份人會因資金未夠而暫未有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