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發益生菌配方抗武肺

中大研發益生菌配方抗武肺

【本報訊】武漢肺炎病毒感染謎團多多,至今仍未能解釋為何不同病人中招後嚴重程度存很大差異。中文大學醫學院發表全球首個研究證實武肺病人的腸道微生態出現嚴重失衡,影響免疫力,包括抑制病毒入侵的好菌減少,致病的壞菌增加,令病情惡化。大學成功研發相關益生菌配方,有助平衡腸道微生態,提升免疫力,預計三至四個月內能推出市場。

中大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教授表示,團隊今年2月至3月抽取本地15名病情輕微至危殆的武肺病人糞便樣本,並用總體基因體學(Metagenomics)分析,他們介乎20至70歲,兩人曾入住深切治療部。

中大醫學院為益生菌配方在中國及美國申請專利,料短期內推出市場。梁志永攝

四個月內推出市場

團隊將他們的樣本與健康人士的冀便樣本比對,結果發現病人體內有四種擬桿菌水平特別低,比一般人少約50%,擬桿菌可抑制武肺病毒載量及ACE2受體數量,醫學界已證明武肺病毒經ACE2受體入侵身體。另外,病人體內的普拉梭菌也較少,它是一種益生菌,屬好菌,可提升免疫力,懷疑因此影響免疫力,增加中招風險。

團隊分析又發現,部份武肺病人病情較嚴重,或與腸道多惡菌有關,數量比健康人士多10%至90%,當中至少涉及23種腸道細菌。

團隊其後擴大研究,進一步分析150名有關病人及1,500名健康人士的腸道微生態,當中10%病人較嚴重,有五至十人危殆,她透露初步發現「有ICU病人腸道啲惡菌多咗好多,相比其餘千幾名健康人士」。中大其後成功研發益生菌配方,通過計算有關益菌比例,提升活菌量及穩定性,令更多益生菌能到達腸道。研究結果已於國際醫學期刊《Gastroenterology》發表。

中大微生物學系系主任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基湘教授指,今次是全球首個研究發現武肺病人出現嚴重腸道微生態失衡,即使病人康復腸道微生態失衡的情況仍持續。中大已為研發的益生菌配方在中國及美國申請專利,三至四個月內推出市場。
■記者梁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