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施政報告》建議房委會加快出售餘下約4.1萬個租置屋邨未售單位(又稱貨尾單位)。有關注團體調查發現,逾半受訪者同意放寬購買資格予公屋輪候者;逾40%受訪者表示可負擔的租置單位樓價約為20萬至50萬。團體認為房委會應提供折扣優惠,增加現有租戶購買意欲,並應重推租置計劃。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今年3月決議,暫停編配租置計劃屋邨,回收單位予公屋輪候冊人士,以便今年底至明年初推售貨尾單位。公屋聯會於3月至5月期間以問卷調查超過2,000名市民,了解他們對房委會推售租置計劃屋邨貨尾單位的意見。
負擔樓價最多50萬
調查發現,94%受訪者同意房委會推售租置計劃貨尾單位,近五成人表示會考慮購買,另有42%人未決定。逾40%受訪者表示可負擔的租置計劃單位樓價約為20萬至50萬。
絕大部份受訪者同意向現有租置屋邨租戶延續折扣優惠,以及房委會應設立專屬的調遷計劃,供無意購入單位的租戶申請調遷,加快單位轉租為售。另有超過六成受訪者同意,放寬購買租置單位的資格至公屋輪候者。
聯會建議在年底推售的綠置居中一併出售收回的租置單位,增加綠表人士置業機會,並逐步恢復租置計劃,又認為房委會應提供折扣優惠增加現有租戶購買意欲。
■記者羅智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