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才能看見希望 立法會議員 - 毛孟靜

堅持,才能看見希望 
立法會議員 - 毛孟靜

回憶可以是澎湃的定鏡。那個早上,放眼一望,見夏愨道往中環的行車天橋上,黑壓壓地坐滿了成千上萬的人,九成是年輕人。雨傘運動完結時,大家不是都說:We will be back。拿起身旁林卓廷的揚聲器,就忍不住大聲喊:We Are Back!

不算意外,卻仍然愉快地吃驚。那是2019年6月12日,是個星期三,一條逃犯條例會直上立法會「辯論」後通過。民主派不夠票阻擋。

還不過三日前的周日,香港有第一場劃時代的百萬人大遊行,反對送中惡法。照計,好些香港人都或已起碼消消氣?卻只見人潮不斷。午後,警方狂放催淚彈甚麼彈(第一次知道有布袋彈),中信大廈外原有一民陣大台,險釀悲劇。警察同時佔領立法會大樓地面一層,有民主派議員自外竟然不得其門而入。

會有人認為,香港這一場浩浩蕩蕩的抗爭運動,始於去年6.9百萬人遊行;也有人覺得6.12方真掀警暴序幕。當然還有更多人的更椎心日子是7.1、7.21及8.31;還有周同學死得不明不白,還有跟着的血腥聖誕元旦,等等。

去年2月中,李慧琼之流陪着台灣謀殺案受害者的家人出來討公道,未幾政府就提出逃犯條例修訂。林鄭政府的姿態,原本擺明側側膊。記得嗎,至去年3月26日,林鄭開記招,仍然將這條惡法跟甚麼三隧分流、沙中綫炒埋一碟來講,以為好似溝淡香港人口般溝淡議題,香港人就唔多覺。

立法會民主派早已察覺事態不對,其時我有個召集人身份,遂邀民陣合辦第一場遊行,在3月31日,叫「反對修訂引渡條例遊行」,事前甚至不敢叫「大」遊行,因為都擔心民氣未集:修訂甚麼?咩叫引渡?逃犯好似都係壞人箒,送佢返去受審聽落冇乜唔啱?

那場遊行,最終有萬多人參加。個人來說,卻也實在標誌了一場街頭抗爭的開始,因為站在隊前的,有私下老早說明選擇「着草」至台灣的吾友林榮基。那是他在香港最後的一次了。

港人心不死 火不滅

所以林鄭以為她的共產黨式洗腦宣傳有用,也不是毫無道理。後來再有一場遊行,人數增至13萬。是,民主派一度確也擔心人數若持續地少,示威變示弱。清楚記得,呼籲香港人6.9上街,我的公開說法是希望13萬人會變30萬。慚愧。係過百萬。亦要感激新聞界,其後改叫「反送中」,那個訊息就一清二楚了。

6.12固然要多謝林鄭6.9不敢出來面對香港人,夜裏找個根本不存在的「政府發言人」出稿:送中條例三日後如常續去二讀!之前的議會抗爭,香港人都了然於胸的吧:朱凱廸與陳志全、許智峯及譚文豪,等等,長梯帳篷、守夜霸位。年輕人也就開始說:係林鄭教我和平示威沒有用。

林鄭確係香港「攬炒之母」。即使終也宣佈送中惡法壽終正寢,但林鄭繼續握權,包括警隊及立法會內保皇蛆蟲的大多數票:任何異見,高壓處理就是。

這一年的6月9日,林鄭振振有詞,說會全盤配合港版國安法的實施,但實在有乜搞作就唔話你知;同日,戴耀廷倡立法會35+投票,講明這是「香港最後的機會」。這日穿插的直播新聞中,日頭有一女子連口罩也不戴,在一商場大聲喊:CCP, listen!We are not scared!晚間就有整個遮打花園萬千手機光點的風景。

有說:嘈乜嘢嘈,港版國安法都已有了;投乜嘢投,北京話乜都得㗎啦?這就是要香港人死心。但我們要告訴世人,要向歷史備案:不是因為看見希望而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看見希望。這句話並不浪漫,純粹確切代表人類文明精神罷了。豈能打定輸數,香港人心不死,火不滅!
毛孟靜
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