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敗屢戰惹市場揣測

屢敗屢戰惹市場揣測

【本報訊】炒家基本法是求財唔係求氣,第二守則是招數虛實互晃,理論上底牌唔會事先張揚。在07年美國次按風暴中一炒成名的對沖基金經理巴斯(Kyle Bass),卻多次公開與聯滙制度瓦解「對賭」的策略,而且「屢敗屢戰」。難怪有市場中人揣測,其公開招數是否煙幕,背後另有不為人知所圖,抑或如金管局所言,「世界末日論總會有市場」。

曾在次按一役大勝

有投資界分析,巴斯旗下資產管理規模(AUM)不大,去年反送中期間他揚言沽空港元,市場估當時動用AUM約10%規模,再槓桿放大10倍,惟盤量僅約20億美元。市場指巴斯賭額少但言論易引發外界關注,可能與他在次按一役中睇啱、市場記贏唔記輸有關;加上中美角力,他與特朗普團隊認識,令外界覺得「佢可能有消息」。

巴斯搵食場地之一是港元期權合約,彭博指,他並非唯一劍指港元的投資者,按目前期權定價數據,港元在12個月內跌穿兌每美元7.9的機會率有6%。

一年港元期權引伸波幅,對上一次擴大至4.5%高位是2016年初,正值索羅斯、巴斯等公開表示沽空亞洲貨幣,包括人民幣及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