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泰(293)周二公佈390億元資本重組方案,建議以「11供7」方式大折讓供股。該股昨復牌後開市大升18.7%,高見10.46元,尾市倒跌1%,收報8.72元,成交6.25億元。雖然港府充當白武士,但券商認為國泰業務前景仍黯淡,加上供股計劃攤薄股權,齊削其目標價。
大和籲沽 料跌至6.5元
眾多券商中以大和看法最淡,將投資評級連降兩級至「沽售」,削目標價24%至6.5元,相當於預測明年市賬率0.7倍。大和解釋此舉是反映股份攤薄因素,並料該因素短期或為股價帶來沽壓。該行將進一步下調國泰2022年每股盈利預測55%,料公司今年收入乘客千米數(RPK)跌51%。
高盛指港府對國泰注資較預期多,按國泰目前每月虧損25億至30億元,估計是次重組方案可支持國泰「燒錢」式營運13至16個月。該行相信增發股份可紓緩國泰短期流動性壓力,但對股東回報造成影響,予其「沽售」評級,目標價7.6元。
作為國泰第一大股東的太古(019),斥53億元認購供股股份,重組後持股量降至42.26%。太古昨復牌後曾高見49.75元,收報47元,升0.3%。花旗指國泰重組方案對太古影響正面,因其中4.68元供股價,相等於扣除優先股後理論價格折讓35%,估值吸引,重組後亦可保大股東地位。該行維持太古「買入」評級,但降目標價9%至70元。
主要股東國航(753)料以總代價約35.1億元供股,對國泰持股量將降至28.17%;該股昨跌1.9%,報5.3元。國泰君安分析指,股權攤薄對國航影響有限,但國泰勢拖累國航表現。另一主要股東卡塔爾航空將出資11.7億元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