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道】這一年,香港碎片化 - 藍友斑

【樂活道】這一年,香港碎片化 - 藍友斑

這一年間,我們見證香港一切的紛爭:添馬公園的地磚碎片化、政府管治碎片化、世界對中國的信任碎片化。昨天我們再目睹國泰航空(293)股票碎片化。

在反送中一周年,政府出手救國泰,直接由財政司成立一間公司認購國泰優先股,總金額195億,再透過各種方式集資390億,包括小股東最怕的供股。

供股有很多種比例,偏偏今次所選擇的是魔鬼比例,以每手1,000股計算,供股比例為11供7,每股行使價為4.68元。簡單來說,用最小公倍數計算,如果持有不足11,000股的國泰股票,那麼小股東的股票就會變成碎股。

國泰在暫停交易前的股價是8.81元,換言之,小股東如果手持總值少於10萬港元左右市值國泰股票,因為供股比例除之不盡,剩下的股票結果就會變成碎股。碎股當然較難出售了,這樣的供股財技,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我一直以為這些都是老千股的伎倆,怎想到國泰也照辦煮碗做一次。講真,如果是說10供6,最小公倍數只是5,000股,小股東的國泰股票也不至於碎片化。如今國泰這個11供7,無非就是魔鬼般將小股東的投資血汗錢榨乾榨盡。

投資國泰如倒錢落海

雖說港府救國泰後,太古仍是最大股東,但其影響力已經一去不返。當第二大股東是國航,出手救國泰的又是特區政府,可想而知國泰今後只會更加向中國靠攏,我也不指望國泰的管理層可以撐得住以後的種種政治壓力,錢背後代表的權力,將國泰逐漸逐漸吞噬。

我是國泰的長期顧客,過往20年出遊都只是光顧CX,但我並沒有手持任何國泰的股票,自從國泰從藍籌除名後,我就明白投資此股就如倒錢落海。市面上有更多值得信任和買賣的股票,而國泰今次的供股,我為其感到極遺憾。

全球航空業逐步解禁,疫情緩和的情況下,或者航空股會短期有小反彈,但當有形之手開始插手私人企業,這令我想起林振強評論陳百祥的金句:「在任何電視節目,只要見到阿叻出現,你就知道這個節目必定變得業餘和低俗。」

一年過去,對於國泰而言,政府就是那個阿叻,國泰必定變得更差;對於香港而言,阿爺出手的國安法就是阿叻,香港剩下的只有無盡欷歔。

藍友斑
http://fb.com/bernardlamhongkong/
本欄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