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青年闢國際戰線

流亡青年闢國際戰線

【本報訊】去年7.1闖入立法會後出走台灣的Daniel(化名)接受美國之音訪問,稱至今對投入抗爭無悔無懼,認為只有堅持「香港未來才有希望」。協助流亡青年的台灣作家龔昭勳稱,很多流亡者患有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症狀包括深夜稱聞到催淚彈味道。

「手足受害是最大噩夢」

21歲的Daniel去年隨抗爭者進入立會大樓,曾在會議廳牆上寫下標語,半夜遭強攻的警方以布袋散彈射傷雙腿,當晚返家後血流如注。因害怕在現場留下指紋等證據,他幾天後就決定和戰友赴台避風頭。在台北濟南教會協助下,Daniel打算重讀大學,並在當地支援香港民主運動。他和同伴整理出侵害香港民主和人權的加害者名單,送交海外民主國家的議會,希望這些國家針對中共政治局成員、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與其行政官員以至警方制裁。

Daniel指曾被不明人士跟蹤,故平日盡量減少外出,他指中共對台的滲透令許多在台港人憂心,自己外出時都會戴帽加口罩,甚至攜帶噴霧防身。他無法停止關注香港局勢,一方面覺對不起留港抗爭的同伴,另一方面是怕錯過協助手足的瞬間,畢竟每位抗爭者時刻活在下一秒就可能被捕的急迫中。但有時看着香港手足受難,猶如隔了道牆,「眼睜睜地看着他們受害,這是我最大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