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酋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希望號」(Hope),下月中在日本發射升空,預料七個月後抵達火星軌道,再圍繞火星運行687日,是阿拉伯世界首個火星太空任務。
搭載「希望號」的三菱重工H-IIA運載火箭,下周開始注入燃料,定於下月14日在日本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預料歷時七個月才能完成4.93億公里行程到達火星軌道,將圍繞火星飛行一個火星年、即687日,蒐集有關氣候和大氣數據。如果「希望號」成功在2021年抵達火星軌道,正好是阿聯酋建國50周年。
蒐集火星大氣數據
「希望號」配備三種傳感器測量火星大氣的複雜構造,包括用於測量行星塵埃和臭氧的高分辨率多波段相機,還有由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開發、用於測量上下大氣的紅外線光譜儀,第三個傳感器是用於測量氧氣和氫氣水平的紫外線光譜儀,重點研究這兩種組成水份的主要元素,如何從火星流失。
阿聯酋過往亦有進行太空任務,除了將火箭送入地球軌道,去年更將一名阿聯酋太空人送到國際太空站。英國公開大學星體與太空科學教授格雷迪(Monica Grady)認為,今次任務標誌着由大國主導的行業發生重大變化,「這是火星探索的真正一步,因顯示其他國家也可以到那裏(火星),而不是歐洲太空總署和美國太空總署。火星任務屢次失敗,我們希望它(希望號)能到達」。
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