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黑非白站那邊? - 鄧達智

非黑非白站那邊? - 鄧達智

身為少數族裔,縱使幾代人釘在那片土地上營生,稍稍轉彎偏離慣常街坊生活方寸,隔籬街都被當作非我族類異鄉人,少年時代近十年住過北美洲及歐洲,尤其美洲、深切感受Local真係唔易做。

種族差異帶來的誤會與衝突存在否、有沒有?

有,當然有,雖然五隻手指數唔晒!

某些族裔特別眼高於頂,一事無成者尤甚,以膚色族裔宗教打壓他人;猶如事業與人生都不起眼的名校畢業生,人生最後一塊水泡,就是死攬母校的名聲。

那些年國外上課的日子過得特別遊戲人間,功課做好,吃喝玩樂遊埠無所不至其極,面對一些人類垃圾Trash的奇怪嘴臉甚至突然衝着自己而來的惡咒;無非Chink、Go Back To Your Country……不當一回事,只當他(她)們發神經,反正自己的確異鄉人,經常回過頭來安慰撩交打者:No Worry I Definitely Will Go Back To My Country……讓人生一潭死水的所謂Local發發作,當作放生做功德。

近10年身處大西洋兩岸的異鄉,回望;特別欣賞自己,面對學校或工作單位若然種族因素影響的不公,誓必據理力爭不理對方老師校長還是頂頭上司或老闆;細究惡向膽邊生因由,簡單,從未當過自己是Local,四海為家首先企穩心態位置異鄉人,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多年下來開放式心理反而建立更廣泛、包含普世種族的國際友誼。

永安公司後人1987年三藩巿華埠小姐,吾友Crystal郭錦恩,母系幾代美國人,外祖母為上世紀30年代南部喬治亞州種族隔離環境土生,後爭取自由離家出走到種族多元化,相對開放加利福尼亞自建人生。郭與紐約猶太裔銀行家婚後,退出繁華香港,讓孩子接觸豐盛大自然,曾居台灣島之極南,後遷至夏威夷,重返校門以上世紀30年代種族隔離美國南部華人、尤其女性作研究對象,攻讀博士學位,以外祖母家的女性及親戚朋友口述歷史拍攝成功課;短片「Not Black And White」,某程度上與近期美國發生之社會問題相互呼應,非黑非白的黃種人如何自處?重溫,頗得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