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食物及環境衞生署今年在九龍城及紅磡設置捉「垃圾蟲」的網絡攝錄機,以及監控鼠蹤的熱能探測攝影機,其中一部的鏡頭曾對準紅磡船澳街的「瓏門冰室」,惹來監視「黃店」食客的疑慮。冰室負責人張俊傑證實事件,但昨早開店時發現攝影機已被拆走,原因不明。他強調,不會怕當局藉衞生之名製造白色恐怖,「殺到埋嚟,香港人唔可以慣。」
突然拆走 路留鑽孔
記者昨到現場觀察,發現船澳街已沒有攝影機,但距冰室約5米的行人路上有數個鑽孔,最少兩個仍未封好。張俊傑指從未見過監控鏡頭「會咁樣射住間舖門口」,有街坊形容經過時「好似比人監視咁」,「有客見到咁都唔敢入來食飯」。
張指不論鏡頭原意是捉垃圾蟲抑或監察鼠蹤,也令人擔心有如智慧燈柱,是政府意圖監控人民,特別是出入黃店的市民,製造白色恐怖。他又稱,約三星期前在尖沙嘴吃早餐時,曾被帶耳機的一男一女跟蹤,直言這種恐懼已「殺到埋嚟」,但他不會害怕。
翻查區議會文件,食環署1月起在九龍城及紅磡逾百地點,輪流安裝熱能探測攝影機監控鼠蹤。當區區議員關家倫稱,儀器不會拍攝到人流影像,理應沒有藉機推行人臉識別技術的疑慮。但他指國安法推行在即,商戶擔心「唔知會影到咩」,「掉返轉,食環裝之前有冇同商戶講清講楚呢﹖」他表示,會在區議會要求署方定期提交鏡頭攝得的熱能影像。
光顧瓏門冰室的李先生批評,鏡頭放黃店門外,打壓意圖明顯,「平時都唔覺有老鼠,就算擺都唔會擺喺度」,但他為支持黃色經濟圈,會繼續光顧。街坊陳先生則稱,若續有鏡頭或影響去黃店的意欲。食環署昨晚未回覆本報查詢。
■記者刁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