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旺角彌敦道行人天橋工程拖延20年仍未完工,被揶揄以「蝸牛速度」興建,工程更疑現安全隱患。中科工程董事總經理潘焯鴻指,工程承建商近日以狗臂架搭建工作台施工,惟工作台較天橋低,貼近駛經的巴士車頂,擔心車身較高的車輛會撞向工作台,批評路政署監工不力。
未緊貼橋身 或跌「架生」
該工程最新預計將於明年第一季末或第二季初完成。路政署向油尖旺區議會提交的進度報告,截至今年4月已展開天橋的橋樑軸承安裝工序,隨後會開始橋面結構工程,承建商會搭建臨時工作台,為期兩個半月至三個月。
不過潘焯鴻指,涉事工作台由狗臂架組成,與石屎橋身出現縫隙,目測寬達約十厘米,「足夠跌好多架生落嚟」,危害駕駛安全。他指,工作台必須要密封才安全,反映監工有問題。潘續指,工作台的狗臂架呈C型卡在橋身,且比橋身低,目測與駛經的巴士車頂僅距20厘米,指不少「吊雞車」或大型貨車均會行經彌敦道,擔心相關車輛駛經天橋時會釀意外,認為應在天橋前約十米加設「龍門架」,標示限高和裝置防撞警示杆。
天橋由新鴻基地產慈善基金出資設計和建造,並由其委聘的獨立工程顧問公司監督施工。潘批評,任何私人工程均受政府規管,興建天橋的工程公司必須持有相關天橋牌照,有關工程延誤多年,路政署有權將其停牌,斥路政署監工不力,應按協議追究責任。
本報昨午到旺角天橋視察,目測雙層巴士車頂與橋底或工作台之間僅約不足一米空間。天橋面向旺角道東行有四個限高4.9米的標誌,惟面向彌敦道南北行的天橋則沒有同類標誌,附近亦沒有龍門架提示天橋限高。新鴻基回覆稱,工作台設計符合標準,承建商施工前已取得獨立工程師審批和證明書,又稱工作台仍在興建中,完成後會緊貼橋身。但新鴻基未回應會否加設提示司機限高的龍門架,僅稱一直聯繫路政署研究天橋設計及施工安排,路政署有監察工程進度。本報向路政署查詢事件,截稿前未獲回覆。
■記者李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