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遺忘】
【本報訊】「誰控制過去就控制未來,誰控制現在就控制過去」,英國作家奧威爾在經典政治小說《1984》如此寫下。如是話語權的爭奪戰就從把歷史記錄下來開始,三個金融人為了把反送中運動的畫面系統完整地記錄,找來國際及本地的攝影師、作家、藝術家和設計師攜手合作,終於上月出版了承載着港人集體記憶的攝影集《誰衛我城》及文宣藝術圖冊《吶喊》,收益將全數捐給慈善團體及援助組織。
記者:李雨夢
談到出版的緣起,出版團隊之一的JJ Hu表示,自去年6月運動開始,事態一直在轉變,以相片記錄這場運動的人亦越來越多,至去年11月決定將出版計劃付諸實行,「因為實在太多事發生,真係覺得好逼切」。
出版團隊聯絡本地及國際的攝影記者,最後集合了60多名攝影師作品。翻閱攝影集一幀幀照片,都會把人的記憶帶回到運動現場,JJ Hu指,「將特別經典、特別震撼到人心嘅相記錄低」。《誰衛我城》的封面照片中,戴上面罩的抗爭者迎向水炮的衝擊,其中一人站立作出敬禮的姿勢,「呢張相好震撼,完全係描述到Defiance呢一個英文嘅書名,好似話畀你知,我哋係無畏無懼」。
其後JJ Hu覺得應該要把運動期間香港人創作的文宣,一併記錄下來,「香港嘅文宣越做越靚,唔只得個靚字,運動開始時仲起到資訊性作用,後尾就好inspiring,睇到文宣好似俾人平撫咗感情」,故決定同時出版文宣藝術圖冊,邀請文宣創作人Childe Abaddon合作,最終Abaddon擔任圖冊《吶喊》的總編輯。
《誰衛我城》和《吶喊》各售350元,攝影冊另有收藏版,每本600元。出版資金由團隊負責,售書利潤全數撥捐慈善團體及援助組織,包括本地人道支援組織、支持與促進新聞自由的機構、保障和捍衛兒童和學生的權利及自由的組織、支援心理和精神健康的組織,讀者亦可按個人喜好提出建議。
憂惡法實施後不能成書
談到攝影集及文宣藝術圖冊名字的構思,JJ Hu說:「記得有一次,我喺金鐘地鐵站見到個口號︰『你若放棄,誰衛我城』,好描述到當時嘅心態,就一直記住咗;英文名《Defiance》就係想表達我哋唔會妥協嘅意思;至於文宣集,以前中學讀中國文學時有讀過魯迅,有個作品叫《吶喊》,睇到啲文宣時,都會睇到一種喺心中吶喊嘅心態,就改咗呢個中文名,英文就簡簡單單《Voices》已經表達到」。
抗爭近一年,港版國安法將實行,日後還能否出版這類作品仍是未知之數,JJ Hu坦言感到疲累,「初頭會覺得已經係低點,原來低處未算低,香港人都幾犀利,鬥志都幾強,我覺得佢唔會擊退到我哋,咁樣做只會令更多人更憤怒」,她作為港人不會被嚇怕,「唔係話唔驚,但見到啱嘅嘢就要做,我諗大家都係身同感受咁去學緊呢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