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1遊行問卷調查中,問及何種媒介中對運動影響力最大,連登以五成四比例獨佔鰲頭,時至今年五一,已跌剩一半(26%),屈居第二,至於Telegram反而由當時的3.88%,躍升第一,佔近三成(29.91%),第三位是傳統新聞(20.98%),第四位是facebook(13.84%)。
與運動熾熱度成正比
連登影響力的下降亦能從瀏覽量數據中略知一二。根據流量統計網站SimilarWeb,連登每月瀏覽量由去年8月4,000萬的高峯,下降至11月2,900萬,今年4月只得1,900萬次。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觀察到,連登具有「熱門」、「推Post」等功能,在運動初期,有利數十萬人討論行動策略,但數據量自去年10月起已下跌,而Telegram性質不同,具頻道功能,為重要的資訊組織及發放渠道,方便關注運動的人群持續留意,例如參與黃色經濟圈,「運動去到呢個階段,Telegram重要性高過連登,就係咁解」。
由「高登仔」轉做「連登仔」的謝先生今年三十多歲,他分析道:「(行動消息)Telegram係最快捷,最多人睇,最多人更新。但係講概念,嚟緊下個禮拜傾吓點做,應該連登最快。」他認為連登熱度與運動熾熱度成正比,少了抗爭運動,自然回落。
二十多歲的梁先生同是「連登仔」,但認為facebook影響力最大,勝在黃藍內容皆有,跨越年齡層,有大量用戶,連登則以年輕人為主。他記得運動初期,一拿起手機就上連登,現在相對較少,因為分化貼文越來越多。
對此問題,謝先生則指出,雨傘時黃藍概念初起,高登已有造成分化的討論,勸勉連登仔習慣冷處理,「冇人理,就唔會有人睇」。他說:「擊破雨傘方法就係用分化力量,令市民內訌。成功過嘅方法,佢哋(政權)唔會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