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囚斷糧 逼穿濕衫 裸體搜身 入境處黑獄凌虐 難民:人不如狗

獨囚斷糧 逼穿濕衫 裸體搜身 
入境處黑獄凌虐 難民:人不如狗

【本報訊】入境處轄下的屯門青山灣入境事務中心,專責羈留等待審批免遣返聲請人士,以及違反入境條例、等候遣返人士等。有曾被羈留的免遣返酷刑聲請者控訴,中心運作如同「黑獄」,難民被視為罪犯,苛待招數包括單獨囚禁、裸體搜身、延遲醫療需要等。他們無法得知「刑期」,直至處方批出行街紙或完成審核才可獲釋。
記者:梁銘恩

來自尼泊爾的S女士,為逃避政治迫害2003年來港尋求庇護,提出酷刑聲請,至今曾兩度因涉逾期居留被入境處羈留在該中心,先後被囚共八個月。她批評,羈留時間長短無準則可言,當事人無法得知自己的「刑期」,直至被釋放那天。2007年她首次被羈留四個月後,向法庭申訴羈留日數過長,獲判勝訴兼6.6萬元賠償,但去年她又被處方羈留了約四個月。

為其他羈留人士發聲的A女士遭針對,多次被單獨囚禁。

青山灣入境事務中心被轟如同「黑獄」,職員涉虐待羈留人士。

膠桶裝食水靠勺舀

她指,在羈留期間被八名女職員要求在廁所裸體搜身,「感覺好像用我來做搜身練習」。她被剝光衣服後,職員施力將她面朝下、壓在地上,致背脊、腰間和手臂受傷,但拖至數日後才獲安排見醫生。其間男醫生要求她只穿內褲檢查傷勢,在外看守的男職員可透過布簾空隙全程監視,令她感到受冒犯。

另一名來自印尼的A女士因宗教信仰被迫害,2003年來港作酷刑聲請。她憶述2015年曾被入境處羈留數周,因不滿待遇為其他羈留人士發聲,被視為滋事分子,多次被單獨囚禁,職員要求她道歉才可獲派食物。

她形容房間不見天日,門上只得一條細縫供入境處職員視察室內情況,與外界斷絕接觸,使她精神壓抑。她又說,中心規定羈留人士需自行清洗衣物,但有職員刻意留難,拒絕提供替換衣物,強迫她穿回濕透衣服,「待遇連狗也不如」,對方更嘲諷她乞求居港權,便要言聽計從。

部份非建制派立法會議員今年3月曾到中心視察,其中社福界邵家臻指,羈留環境惡劣,處方竟以一個大膠桶盛載飲用水,羈留人士要用膠勺舀水,有人甚至直接飲用,衞生問題存疑。

苛待無罪者違人權

朱凱廸則發現處方存有小冊子,記錄曾領取投訴表格的羈留人士,變相施壓,他批評投訴渠道形同虛設。非建制派議員同斥入境處苛待羈留人士,以監獄管理思維對待難民「無罪之身」,違反人權。

入境處回應稱,如羈留人士違反規定,中心會按情況調查和研訊,並給予辯白機會。如有需要,中心主管監督可將該人士隔離拘禁不超過七天。如被羈留人士感身體不適,醫護人員會提供醫療服務,視乎情況轉介到公立醫院,強調自入境處接管至今,中心沒有發生自殺個案。截至今年5月,青山灣入境事務中心接收1,816名被羈留以等候被遣返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