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肆虐全球令留家工作成為世界潮流,美國西雅圖的醫學權威上月亦在家中越洋指導英國倫敦的外科醫生進行微創手術,救活了睾丸癌本已擴散的壯年病人,亦為機械臂手術帶來突破。
病人上月21日上午起在倫敦蓋伊醫院(Guy's Hospital)癌症中心接受微創手術,主刀醫生透過控制手術機械人「達文西Xi」型號,成功切除黏附病人大動脈及人體最大靜脈——下腔靜脈的直徑5厘米腹腔腫瘤,手術歷時約5小時。
手術機械人操刀
手術期間,全球最權威微創手術外科醫生之一、西雅圖「瑞典醫學中心」(Swedish Medical Center)機械臂手術醫學總監波特(Jim Porter),在其距離蓋伊醫院逾7,500公里的西雅圖寓所客廳,以安裝了特定軟件的手提電腦一直觀看手術過程直播,並向主刀醫生提供建議,而由於倫敦與西雅圖有8小時時差,手術期間波特正處於凌晨時分。
主刀醫生經英國Proximie擴張實境(AR)平台觀看波特的虛擬手部指示,並從手術室喇叭聽取波特的口頭建議,再透過控制機械臂在病人的腹部切下準確且複雜的5刀,每刀8毫米,經其中4個切口放入機械臂連接的各款手術儀器及鏡頭,餘下一個要擴大,讓切除後即使已用「魚網」袋紮好仍有一定大小的腫瘤離開病人體內;放入鏡頭的切口亦要擴大,讓主刀醫生和波特看得更清楚。
如教練助網球手
麻醉藥失效後,31歲、家住倫敦的他耶(Mo Tajer)醒來並稱不感疼痛,出院後約上周即表示已可站立。他耶去年12月確診睾丸癌,癌細胞當時更已擴散,接受四輪化療後已除大部份腫瘤,不過掃描結果顯示剩下的腫瘤位置棘手。於是他的主診醫生兼手術主刀醫生、泌尿外科的費爾南多(Archie Fernando)向波特求教,原想直接前往西雅圖諮詢波特,但武漢肺炎疫情下美國對歐洲封關令她不能成行,加上她任職的蓋伊醫院接收了大量武肺病人,她最終只能選擇遙距請教波特,更是在手術進行前一周以電郵向波特求助,而波特又答應。
費爾南多形容自己與波特在今次手術上的關係,就如「網球場上的球手和場邊的教練」,又形容波特當時的指示相當準確。以往使用遙距科技進行手術的都是在戰區,但其實技術在非戰區亦適用,波特指AR科技令醫生可分享專業知識,認為未來很可能更常用。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