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國才有家,原來是笑話 - 馮睎乾

有國才有家,原來是笑話 - 馮睎乾

6月4日晚,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在Facebook專頁上載了一條居心叵測的短片,據說這是「港版國安法」宣傳片,全長15秒。說它「居心叵測」,是因為這短片從畫面上傳遞出來的訊息,跟它的旁白是相反的!奇怪的是,至今似乎沒什麼人看出這層隱義。

片段開始,一個暗橘色大圓點出現在白色背景前,旁有「香港」二字,接着圓點輕微縮小,「香港」也變成「家在香港」四字。看到這裏,我的心還是踏實的,儘管不明白香港為什麼要配上黯淡的橘色,看起來像一隻過了期的橙。Anyway,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下一秒,不,下半秒的畫面發生突變,居然把「家在香港」的意思徹底推翻了。

彷彿出現什麼末世浩劫,香港這大圓點忽然以驚人的速度縮小,縮小,再縮小,什麼「家在香港」都灰飛煙滅,直到最後,只變成無數小圓點之一。這時候,畫面剩下一個標作「中國」的國家版圖,而這個「中國」從畫面所見,是由無數個一式一樣、毫無光彩的小圓點所組成的。短片結束前,「中國」字樣和小圓點們都淡出了,只餘一句配上旁白的口號:「有國,才有家。維護國家安全,全民有責。」你說反諷不反諷?

畫面傳遞的訊息有二。一、「家在香港」消失,讓路給一個「中國」,表示「有國就沒有家」,而非「有國才有家」。如果要表達「有國才有家」的意思,影片該反過來播放:先出現整個「中國」版圖,再把鏡頭向「香港」拉近,定格,放大,接以「家在香港」字句。這才是影片該有的邏輯,對不對?

二、「中國」由更小的單位「小圓點」構成,正如化學元素由原子構成,不就是「有家才有國」嗎?《大學》教訓當政者要「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由小及大;又說「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決不會說「有土此有人」。何況有沒有國,不是由人民而是由當政者決定。如果有一個國可肆無忌憚侵犯人權,它根本不配稱「國」。

聶德權上載的影片,跟那句口號「有國,才有家」完全圖文不符,像藍絲專頁影片最常見的假字幕風格。請問聶局長有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