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泉樓12室住戶連環感染 袁國勇:或抽氣扇播毒

祿泉樓12室住戶連環感染 
袁國勇:或抽氣扇播毒

【肺炎爆發】
【本報訊】沙田瀝源邨祿泉樓七名居民先後染疫,病毒散播途徑莫衷一是。參與調查的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向本報透露,最先確診、居於8樓12室的夫婦於單位廚房安裝了抽氣扇,懷疑患者煮飯時開抽氣扇,將帶病毒的暖空氣抽出室外並向上升。假設同時有風吹向樓上單位,便會把病毒吹入上兩層的12室單位。
記者:陳沛冰 周鴻熙

祿泉樓七宗個案中,最先確診夫婦(第1084及1085)居於812室,其後再有兩名來自12室的居民受感染,分別是1012室的第1091號病人及1112室的第1100號病人。政府及專家一直未能解釋為何樓上12室居民被樓下12室病人感染,袁國勇周一晚與衞生防護中心及環境局專家進入祿泉樓調查,但未能進入最先確診夫婦居住的下層單位,只能進入8樓另外兩個單位、另一個上層的12室及7樓單位調查,當時沒發現單位的糞渠及氣喉有明顯問題。

袁國勇

其餘個案料因公共設施中招

祿泉樓是雙數單位一邊,單數單位在另一邊,單位面向走廊的氣窗一般不打開。居民會在露台煮飯及在安裝抽氣扇。袁國勇說,當最先確診住戶在廚房煮飯並開抽氣扇,帶病毒的暖空氣可被抽氣扇抽出室外及向上升。若同時有風向樓上單位方向吹,而上層沒開抽氣扇,病毒便有可能吹入上層12室單位內,導致單位內的居民感染。

袁國勇表示,周一晚認為沒需要即時撤離所有12室單位居民,是因當時只有兩個12室單位居民確診。祿泉樓沒有天井,情況與2003年淘大花園不同,而且不能用廚房抽氣扇的情況去解釋8樓另外兩個單位及7樓單位居民受感染的原因。但周四再有上層12室單位居民確診,便有理由相信廚房抽氣扇更有可能引致三個12室單位居民感染,故當日建議隔離有關居民。

調查同時發現部份單位廁所天花滲水,理論上帶病毒的水可由上層滲落下層,但因是下層12室居民先確診,而且非所有單位廁所天花都滲水,故認為這個原因引致病毒擴散的可能較小。

8樓及7樓居民為何受感染?袁國勇相信較大可能是他們接觸了受病毒污染的信箱、大門門柄及升降機按鈕等公共設施,所以今次事件中,廚房抽氣扇及公共設施兩個因素同時存在,但他強調事件仍在調查。

衞生防護中心昨日繼續跟進祿泉樓群組個案,截至昨日下午四時,除了一戶居民已於五月中離港,仍有五戶未能取得聯繫,中心表示會對不交回樣本的人士進行強制檢測。

衞生署人員昨續到祿泉樓大堂收集居民的唾液樣本。周鴻熙攝

何栢良倡8樓全層撤離

考慮到10及12室單位廁所的馬桶有一條氣喉連接,不排除喉管是播毒的途徑,中心周四已撤離10室及12室的住戶到檢疫中心。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出,最先出現感染個案的8樓已有三個單位有人確診,證明有一定風險,當局不應該只撤離10及12號單位的住戶,8樓全層的住戶亦應該送到檢疫中心接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