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周記】又登鳳凰山 - Daniel-C

【野人周記】又登鳳凰山 - Daniel-C

【野人周記】
很久沒有登鳳凰山了。有一段時間,因為想碰運氣拍到日出雲海美景,久不久便去一次夜登鳳凰,昂坪登鳳頂的「正路」,大塊岩石砌成的步道,雖急陡卻安全。那些年,元旦「鳳凰觀日」是香港熱門行山活動之一,山頂方寸之地,插針不下,遺下的垃圾,卻也是每年例必為人詬病。然後,也許實在太方便,還是因為幾位本地攝影師的「萬家燈火」題材屢獲國際殊榮,大家又一窩蜂轉到九龍市區夜登獅子、飛鵝。

其實不大享受滿山是人的感覺,反正登山的路線眾多,近年登鳳凰山,多會走較少人走的崎嶇隱徑,又或者溯溪攀源。經狗牙嶺登鳳凰山,有東、西、中三條稜線,早前走此線,沒約旅伴,選擇了熟悉且較多人走的中狗牙。「這是登狗牙嶺的路口嗎?」踏入「石壁郊遊徑」路邊林中拍攝羊角拗像蜘蛛般的花冠,只不過幾分鐘,不只一位經過的遠足人士如此探問,看來不少人也選擇了走中狗牙,卻對路線並不熟悉;轉入中狗牙山脊,登山人龍竟跟「鳳凰觀日」不相伯仲。武漢肺炎肆虐下,戲院等消閒場所關門限聚,人人登山避疫,本已習慣,只是想不到,中狗牙有此盛況。

石河打卡險 走棧道巉巖

東、中狗牙稜線交會處,是中狗牙坑溪流上源,也是溯溪路線離澗之處。陡直山谷下大片碎石,崖壁不斷風化崩塌,形成大片亂石鋪叠的陡坡,名「虎吼石河」。「石河」一名,是形容極陡斜的坡度上,碎石緩緩下滑的狀況,台灣則叫「石瀑」,稜線上俯瞰,驚見谷中熱鬧異常。這種地形,絕不適宜大量山友同時聚集,石河中央部份狀態最不穩定,踏足其上,容易引發傾瀉,十分危險。有經驗的山友,只會沿石河邊緣較穩定的地區上登,現場卻見有人在石河中央停留拍照打卡,甚至背向着上游坐下休息,萬一有人不慎引發落石,肯定走避不及。正想開聲勸喻,但距離實在太遠,幸好谷中有上攀中的山友亦發現此情況,招手引領他們離開險地。

再往上登,不久便看見西、中狗牙兩道稜線交會點,兩座岩體如巨齒從稜線拔地而起,連接的薄脊,便是「一線生機」,名字嚇人,但只要不是遇上強風,加上有鐵鏈輔助,不算危險,倒是沿途懸崖處處,不時要手腳並用,攀爬而登,需要留神。抵達斬柴㘭前巨岩,往上便接昂坪登鳳頂的康莊大道,遊人都愛在「小鳥回頭石」前拍照留念,是日更是要排隊。

巨石下一天然通道,見一組背心短褲輕裝遊人艱難地逐一下攀,原來是打算走「鳳冠南巖」棧道。所謂「棧道」,並非明顯山徑,其實只是橫越鳳凰山頂下海拔700米處一系列巉巖的攀爬路線,極不明顯,雖有壯麗景色,但難度不低,況且時間亦不早,於是婉轉提示,對方一句「跟獅子山差不多,冇問題喎。」態度堅決。登獅子山有石級可走,但遇到的也許是獅頭岩牆的攀石常客,不好再說甚麼。

香港鳳凰聖山 浴火待重生

獅子山,甚麼時候變成了登山標準?她確是香港最為人知道的山,外地友人來訪,說起想爬哪一座山,答案也是獅子山。港人自以為最熟悉的山,是否只是自己慣走的路徑,所謂「獅子山精神」,解讀之時,亦只是各取所需?「無畏無懼,攜手踏平崎嶇」,香港人吃得苦中苦,為理想堅持,「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回顧過去,肯定沒錯。但填詞人林夕一針見血,「經太平山上人萃取簡化之後,就一句到尾『別吵啦,開飯要緊。』」 透支生命、創造了繁華世界,那又如何?對於獅子山被奉為香港象徵,一直另有看法,獅子勇猛,敢於冒險,自由奔放,從來不是甘受束縛勞役之輩。《獅子山下》衍生的精神,不斷被誤解騎劫,最好你們聽聽話話,任勞任怨,繼續一天工作十七、八小時,乖乖生金蛋。

香港人的聖山,其實應該是鳳凰山。「爛頭山」也許被打砸至焦頭爛額,卻是等待浴火的鳳凰。

撰文:Daniel-C
好山愛水的城市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