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署撥款低估人手 剝削社工

社署撥款低估人手 剝削社工

【本報訊】社會福利署以整筆過撥款資助社福機構長達20年,一直被詬病縱容機構「肥上瘦下」。特首林鄭月娥曾承諾任內檢討,報告原定上月出爐,惟受疫情影響,料12月才完成。據了解,專責小組的獨立顧問發現社署撥款時低估機構人手,令前線員工慘被壓價,離職率逾15%。

離職率逾15%

社署專責小組2017年底檢討整筆過撥款機制,按最新進度顯示,八項檢討範疇只完成75%,最具爭議的檢討人手編制、撥款基準及員工薪酬架構等仍處於數據分析階段。

小組員工代表、社會工作者總工會外務副會長張志偉指,顧問公司收集機構數據後,證實現時機制造成業界「人手多咗,但人工低咗」情況。社福機構員工數量遠超社署估計,平均高出一至兩成,部份職位起薪點則低於薪級表標準,包括院舍服務員和個人照顧工作員,月薪分別低於14,620元和15,560元;相反高層員工薪酬則達薪級表頂薪。

張引述報告指社福機構員工離職率逾15%,以前線最多。他認為數據引證社署長期低估機構人手需求,令機構利用撥款彈性剝削前線、「消費社工嘅專業精神」。他建議社署修改撥款基準,在薪級表中位數之上追加兩至三個薪級點,強調「啲錢一定要用番落員工身上」。社署回覆時拒絕回應工會建議,僅指檢討料12月完成。
■記者梁銘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