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情港趣】
幾十年前,無論在街市、辦館或工場,一條水草、一紮尼龍繩,玻璃樽、西洋菜、鹹魚甚至田雞紮起就走得,人人紮出一手好工藝。現在科技發達,貨品塞入機,按掣,甚麼都用膠帶紮住,或丟入紙箱再塞滿泡泡紙,宅配全球。在香港,今天仍有人保存着紮繩這門手藝,佈陣高手,是架着金絲眼鏡,經常穿間條衫,整天埋首裝貨區的威哥,悅和醬園第三代掌舵人龐中衡叫他「古法集結師」。
上次訪問悅和醬園,見到裝貨區地上遍地都是六芒星、七星陣、八陣圖般綁起的麵豉、浙醋、醬油,貼上不同辦館地址等着送貨。觀摩威哥紮樽,過程極快,一支豉油重一斤,十二支就十二斤,他手拿一條尼龍繩,計時下只用了四十八秒就紮好,無論怎樣弄,甚至來個大回環都不會甩,可以安心上落貨送到不同辦館。
威哥今年已經七十歲,十多年前來到古洞的醬園做管理。客人訂貨大多不是整數,兩支麻油、五支生抽、十一支陳醋,大小不一的樽放紙皮箱送貨,肯定損傷慘重,若用繩紮實,數貨容易也避免損壞。以為每日紮幾十、幾百斤的鹽油醬醋,一定手臂夠力,但原來紮樽之力,在乎均勻,重點像耍太極,動作細,用陰力把繩慢慢拉實,圈出的「魔法陣」才靚仔實淨。「不要一下子用力,太大力,瓶身會互相擠壓,會壓爆樽,有時手都割傷。」問及有否試過紮爆樽,威哥立即滔滔不絕:「有,但好少。浪費了貨物當然慘,最慘是要抹地,白醋還好但好大陣味,豉油好難抹呀……」
用陰力不叠繩 「唔使望都紮到」
紮魔法陣有兩大竅門:一,繩不能重叠。排好樽後,一手按實擺位,尼龍繩在樽底先繞三圈,「這些繩不能重叠,重叠了,你只能拉緊表面一層的繩,繩一移位,整個就會鬆掉。」二,用陰力拉緊。繩子卡住再綁樽頸,不能心急用力,要以陰力纏繞和拉緊「魔法陣」,否則樽頸會爆,要抹地。紮了幾十年,除了冬天繩子會刮手;夏天出汗執繩跣手,一切都易過借火,「好似你們用電腦打字,唔使望住都紮到。不過冇人學,冇後生仔學了。」聽到威哥這樣說,就特地找來香港大學理學院助理講師余海峯博士來學師,並且用物理學解說「魔法玄機」。
七支最實淨 豉油樽中藏力學
「這門手藝好靚,而我看到當中運用的數學及物理原理,可以說比宇宙更複雜!」包裝一直都是古老的數學問題,好久以前數學家已想找出甚麼包裝方法最好。威哥說七支是最實淨的組合,數學上有個名稱,叫六邊形排列,「利用平面的效率是90.69%,樽與樽之間的空間不到10%,好處當然是盡用空間多擺貨,實際是樽與樽之間緊密不碰撞,團結安全。」細看魔法陣,威哥以三角形為一組來紮樽,三角形之間互相制衡,力量平均分散,也令結構更堅固。當你紮七個以上的樽時,位處中間的玻璃樽,其實沒受惠到樽底尼龍繩的壓力,容易鬆掉。要防止掉樽,樽底尼龍繩紮得好的話,就算打風都打不掉。但若樽的高度不一,弄不出大小一樣的三角形,力會分散,破壞平衡,就會崩壞。在豉油樽中上物理課,萬物含真理,歪理先無處可逃,亂紮,就會爆。聽了一輪物理學解說,威哥繼續埋首紮樽。我們看到他的太極之手下藏着一個宇宙。
好事成雙
兩支樽紮不出三角形怎辦?就在中間打結,減少碰撞空間。
三三不盡
最基本的紮法,三支為一紮,組成三角形,力量分佈均勻。
四季平安
測試後發現,四支的結構,中間兩支輕輕一按就會變形。
五福臨門
五支組合,由三個三角形組成。
七星拱照
最實淨的七支組合,大回環都揈不散。
八陣圖
八支的外形好難紮,紮底座時已易走位。
九星連珠
九支,開始出現複雜的幾何結構,但仍是以三角形組成。
十支或以上的組合,內圍的豉油樽只靠外面的豉油樽逼實防止往下掉。
記者:陳慧敏
攝影:周芝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