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街頭一直流着香港人的血與淚,社會籠罩着一層「低氣壓」,令人喘不過氣。這代香港人都病了,經歷史無前例的抗爭,在極權政府和警暴之下極力爭取自由和民主。有抗爭者午夜夢見手足跳樓、被強姦,內疚和無力感令他在尖叫中乍醒,最終確診創傷後遺症。港人在反送中運動承受精神健康問題,比2014年雨傘運動嚴重得多,有心理學家憂慮公共資源難以負擔,有民間組織則倡議港人自救,「自己好返,先可以幫到人」。
記者:張文鈴
20歲本應是對未來充滿憧憬。反送中運動期間,Tim(化名)遭遇過警暴,現已流亡異鄉,被迫急速成長。他逃到台灣至今近一年,但仍想念香港這個家。走在台灣的街頭上,Tim總是一片迷茫,「嚟咁耐都覺得自己唔屬於呢度,到𠵱家感情上都係嚟旅行」。他過去在香港不時參與社會運動,六四燭光集會、7.1遊行例必出席,2014年雨傘運動亦走上街頭,但形容自己當時是一名和理非。
直播見手足被捕自責
去年6月,他積極參與反送中運動,由和理非變成前線抗爭者。首名抗爭者梁凌杰犧牲當日,他亦在場。「(6月15日)嗰日晏晝約咗人喺煲底傾嘢,喺附近視察環境,聽到有人企跳消息就過去睇」。Tim當時以為對方是否扮「企跳」,為了吸引大家眼球聚焦港人提出的訴求。他萬萬沒有想過,目睹梁凌杰墮樓,「我企喺對面馬路,見到佢(梁凌杰)當時昏迷,我個腦突然短路,當時完全呆咗」。這是第一條為運動而犧牲的生命,「畫面一直remind(提醒)我,喺我心入面佔得都幾重」。他亦曾向其藍絲母親哭訴,「睇住佢哋唔係隨便自殺,係死諫,喊住問我阿媽到底乜嘢政權會令人以生命控訴」。
去年7.1的衝突,他被警員用警棍暴打,「眼鏡扑爛埋,半邊身瘀晒紅晒」,現場另一名抗爭者更被打至暈倒,「前面個肥仔被打到暈咗,(我)一路跑,一路回頭望,想救都救唔到」。短短一個月內,「食過催淚彈、中咗胡椒噴劑,俾警察用警棍打,講得出都試過」。因他過去多次遭警察不斷截查,料自己已在拘捕名單之中,7月決定離開香港到台灣。
剛到埗台灣,亦是他情緒最低潮的時候,「喺台灣人生路不熟,日日都喺屋企,日日睇住live,有時同屋睇到黑面,自己沮喪都繼續睇」。身處彼岸,隔住螢幕,見一個又一個手足被捕、流血受傷,「感覺好辛苦、愧疚、覺得自己好冇用,會自責,好多時個人呆咗喺度」。明知看罷會令自己感到痛苦,但他仍堅持要看完直播,「提醒自己唔可以忘記佢哋嘅犧牲,好似懸樑刺股,唔可以忘記」。
夢見抗爭者跳樓驚醒
在內疚和自責的背後,換來每晚的夢魘,「發夢見到有spotlight影住自己,另一邊spotlight影住手足跳樓、被強姦,我眼白白睇住但又走唔出個框,咩都做唔到,感覺到痛恨、無力感」。他續說:「有時瞓覺會大叫乍醒,成個人會震,震到醒咗。」他試過持續失眠一整個月,需要服食安眠藥入睡,又試過飲醉後因內心憤怒無法平息,結果咬自己雙手發洩, 「人哋喺自己面前受到傷害,仲大過自己肉體傷害」。他後來向外求助獲安排治療,經診斷後證實患創傷後遺症,需要藥物治療。
時至今日,香港人抗爭運動未有停止,但警察濫暴越趨嚴重,被捕人士亦越來越多。Tim的情緒好比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但同時他已經想通,「如果好似以前(情緒)咁崩潰,對件事冇幫助,所以要保持住憤怒化為動力,(因為)好多人為咗場運動,冇咗條命。情緒上雖然會喊,但諗到一個人悲傷冇用,就推自己學多啲嘢先對得住佢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