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何以有人叫咸姆頓「講番賽車」? - 丹尼爾

THURSDAY:何以有人叫咸姆頓「講番賽車」? - 丹尼爾

美國警察在拘捕市民弗洛伊德期間,以膝頭跪在其頸部超過八分鐘。被壓期間,弗洛伊德失去知覺,最後在急症室被宣告死亡。事件本質是甚麼?本質就是香港人過去一年見很多的警察暴力—手握公權力的警察濫用武力侵犯人權。不過,今次加上「黑人市民」與「白人警察」,再加上美國由奴隸時代起那歷史悠久的種族問題,弗洛伊德死亡事件就此爆發。

周日,F1六屆冠軍咸姆頓在ig發聲,直斥F1眾星面對不公義時選擇沉默。他寫到在白人主導的賽車界中,只有他獨站出來,最後他說「I see you」。然後,網上有人叫咸爺不如「講番賽車(stick to racing)」。 哈哈。講番賽車。如是者,那後來應機的陸仔、四萬、Lando與Latifi是咪都「講番賽車」呢?緊接的辛斯仔、阿邦、K-Mag、羅素以及Giovinazzi是咪都「講番賽車」呢?後來的平治是否都「講番車」呢?辛祖、杜林、慕遜加柏以及利物浦是否都「講番波」呢?大坂直美以及莎蓮娜是否都「講番網球」呢?Coach Pop以及佐敦是咪都「講番籃球」呢?面對擺在眼前的不公義,何以仍有人叫人別管他人瓦上霜,只掃門前雪呢?似曾相識?是。跟中共思維一樣。人在社會,是咪就只有職業一個角色呢?面對不公義,思考過的體育明星係咪都只能發表有關體育意見呢?面對不公義,咸姆頓所作的不止是發聲;他更勇敢地直斥同行的沉默,暗指他們就是不公義的幫兇。

在他鄉的不公義,是否只是不關我事的不公義呢?何以現在人們對他鄉的事情,可以擁有比上代更深解讀?《微權力》一書說,隨着科技與時代革命,人們擁有更多資源(資訊),擁有更強的學習、溝通與遷移能力,活動範圍更廣、成本更低,籠外人對世界的認知、感受、心態與世界觀已起了根本變化;微權力正在改變社會結構,人人將可以更有權力,儘管當權企業或政府同時更積極鞏固權力壁壘。何以有人叫咸姆頓「講番賽車」呢?我想以一個問題來嘗試回答:何以其他車手要等咸姆頓先發聲,自己才發聲呢?有人叫咸姆頓「講番賽車」,大概就等於其他車手在心裏叫自己不如「講番賽車」。然而,「其他車手」與「有人」的相似亦到此為止,因此他們才有瞬間應機的行為。

在時代革命裏,你要明白:每人都手執一股微權力,惟每人都不夠力。所以,擁有數千萬追隨者的咸姆頓都會感到孤單。不過,雖然我們勢弱言輕,但我們決不虛作無聲。別問「我」能做甚麼,要信「我們」能做很多。這是我今天六四對時代革命的解讀。

體育主持 丹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