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項改善措施 一年落實少於25%

58項改善措施 一年落實少於25%

【本報訊】調查沙中綫工程醜聞的委員會去年2月發表中期報告,提出58項改善建議,政府成立獨立審計小組跟進建議落實情況。據審計小組昨公佈,一年以來只有14項建議已實行,不足四分之一;當中包括多花3,100萬元聘請人手巡查工地,及要求路政署員工參加「誠信訓練工作坊」。小組又透露,港府正研究成立新部門專責鐵路事宜,意味由政府出資委託港鐵興建的服務經營權模式,日後未必繼續。

獨立審計小組的報告指出,沙中綫調查委員會中期報告的58項改善措施,只有14項措施已經落實,其餘42項進度理想,2項取得進展。在減低工程失誤或肇事風險等方面,港鐵去年引入工地質量警示安排及加設第二道防線進行檢驗工作、路政署則要求員工參加誠信訓練工作坊;在堵塞RISC Form缺失及擅改圖則漏洞方面,審計小組指RISC Form及工地圖則需向監委會報告、港鐵已引入新數碼設備來備存工地記錄等。

3,100萬聘顧問巡工地

政府委聘監核顧問到工地檢查,增訂了18項額外服務,包括提供額外的人手、質量檢查及核證服務,費用逾3,100萬元。

沙中綫工程以服務經營權模式進行,即由政府出資委託港鐵興建,委員會在中期報告曾質疑此模式。審計小組透露,政府今年1月已委聘顧問公司研究成立新部門專門負責鐵路事宜。

獨立審計小組由三人組成,主席為王桂壎,王於2012年獲建制派支持參選立法會法律界議席,最後敗於郭榮鏗。沙中綫調查委員會於今年3月已向特首提交最終報告,上月公佈報告內容。
■記者麥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