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
很記得《末世列車》(Snowpiercer)在2013年上畫時,評價兩極,一是大力讚好,一是發狂怒踩,沒有中間。我屬於讚好的一群。失望的另一群,或者因為期望過高,以為拍完《殺人回憶》拍完《韓流怪嚇》拍完《骨肉同謀》的奉俊昊,初拍英語片,一樣維持到極高水平。我悲觀,看看朴贊郁同一年推出的《私房嚇》(Stoker),跟《原罪犯》完全在不同水平,對《末世列車》的要求自然相應調低。事實上,《末世列車》再一般,也比《私房嚇》優異得多。
如此比較,是有點不公平。《私房嚇》是英美合拍,編劇是《逃》(Prison Break)的男主角Wentworth Miller,監製是Tony Scott與Ridley Scott兩兄弟,朴贊郁像離鄉別井任人魚肉。《末世列車》雖然有Chris Evans有Tilda Swinton,投資的,始終是韓國資金,朴贊郁有份監製,奉俊昊自己編劇,自由度肯定大得多。一步一步走來,奉俊昊今年憑《上流寄生族》登頂,電視劇版如箭在弦之際,《末世列車》的電視劇版也終於成真。可惜,還是來遲了。
全球冰封 劇情如現實疫情
協商三年,幾乎胎死腹中;結果,因為全球大疫情反而提早面世,拿來跟劇情比較一下,巧合到心寒。電視劇版第一集一開場,全球被冰封,上到開動中的列車,保到條命,上唔到,等死。你把看得見的冰天雪地想像成隱形的病毒,把行駛中的列車想像成醫院內急症室,感受即時增強百倍。有錢人當然一早買好車票,坐定定;無數窮人打生打死追上最後一列車卡,有人好運跳到上車,更多人不幸被遺棄。身為一個香港窮人,看到這一幕,彷彿看到一本本BNO在隨風飄盪。
原則上,窮人搭霸王車,犯法即係犯法,沒有被踢落月台,好似已經要感恩。即使,窮人之中的男主角,是個警察。實際上,窮人上到車之後,食得差住得衰,怨聲載道。或者,你會問一句:「有冇搞錯呀?你班窮鬼,有錢人奉旨要養埋你哋呀?唔使交租唔使交稅唔使充公財產,仲咁多要求咁多聲氣?」劇集戴定頭盔,講到明世界末日正正由呢一班有錢人一手一腳造成,窮人點都係終極無辜受害者。即係,班高官引入國安法,老婆或老公或子女全部有外國國籍,一早移民,留低你同我硬食?忍辱負重七年後,窮人們為平權為生存為報復,密謀革命,你其實無理由唔支持。
不要過份自我中心大香港,先看看美國情況。劇集上架,撞正美國因警暴問題引發天下大亂,《末世列車》強調的階級鬥爭,近在咫尺。劇情主線,是有乘客被謀殺,連鎖效應下,影響整列列車的生態,想想現實世界一句「I can't breathe」,根本是預言書,時機明明一流,怎會來得太遲?來得太遲,是市面上已經充斥不同形式的末日。才一個月前,比利時劇集《絕夜逢生》(Into The Night)就搶飲了頭啖湯。
《絕夜》講民主 《末世》無自主
不能否認,論娛樂性,明刀明槍的《絕夜逢生》是比《末世列車》吸引。故事講太陽有毒,會殺人,一班航機為逃生,需要不斷跟時間賽跑,飛來飛去,避開日光照射。試想像,一班互不認識的陌生人,以為自己是全地球死剩種,似流落荒島掙扎求生,即是《迷》(Lost);一架飛機,停不下來,一旦延誤時間立即一鑊熟,即是《生死時速》(Speed)。《迷》加《生死時速》?勁過瀨尿牛丸,諗出來的編劇抵發達。由於是歐洲出品,在人性鬥爭以外,更可加插歐盟各國的明爭暗鬥,單單看不同國家在歷史上的恩怨情仇,或者不同國家的人民呈現出不同的民族性,層次已經豐富過《末世列車》一味講窮人反抗武器在手的統治階層。
同樣末日,給你揀,你揀身在《末世列車》的破雪號?還是身在《絕夜逢生》的無政府狀態?曾經,有一段很長時間,我以為絕大多數頭腦清醒的人類一定揀後者。在《絕夜逢生》,人人咁高咁大:機長好重要,但不會極權統治,每下一個決定,都先經過集體投票,尊重少數服從多數準則,夠民主,點都好過似《末世列車》,就算是嘆世界的上流階層,其實也沒有自主權,只可以聽從車長命令過活,甚至連誰是埋藏在背後扯線的真正領袖,也無所得知。
近幾年,開始明白自己有幾天真。現實是相反,原來絕大多數揀前者:日日鋸扒飲酒做spa的,固然幸福,幸福到不想出現任何轉變,最好無需動腦筋直到天荒地老,沒有民主是天大好事;即使要匿在劏房食老鼠肉,彈木頭當彈鋼琴,捱苦,被剝削,也有很多人沒所謂,因為沒有車長精明領導,老鼠都無得食。《末世列車》電視劇版本口碑平平,意料之內吧,根本,太多人潛意識認同穩定壓倒一切,任何亂局也不會帶來進展只會帶來不便。編劇想寫到帶兵革命的男主角是正義化身?不知不覺間,他是觀眾眼中十惡不赦的邪魔外道。食老鼠肉好慘好可憐?落少少調味品吧,沒有調味品的話,打開窗,加點冰吧。
撰文:方俊傑
觀塘長大,壹仔打滾,偏愛西片、西劇、中日韓美女。利物浦悲慘球迷,非西人一個。facebook : 方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