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屆文憑試(DSE)歷史科必答題,要求考生評論是否同意「1900年至19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教育局指試題傷害國民感情和尊嚴,考評局更史無前例取消該題目。一名應屆考生不滿未獲諮詢,認為程序不當,昨向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推翻考評局DQ試題的決定。據知,申請人暫未要求法庭頒佈臨時禁制令煞停改卷或放榜工作,希望保障應屆考生利益。
申請人是一名中六學生,今年5月應考英文版試卷,有份作答出事題目。他昨由中學生行動籌備平台三名成員代表會見傳媒。身兼香港眾志副主席的鄭家朗表示,訴訟針對教育局及考評局是否有權力在考試完成後作出干預。
鄭家朗:局方無法解釋指引
鄭家朗指考評局無法解釋為何出事試題不符課程指引,只是根據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的要求行事,有關決定並非出於學術或教育原因,而是基於政治要求和壓力。
入稟狀指出,考評局繞過既有的試後檢討程序,取而代之召開「特別會議」作出有關決定,按教局及特首旨意取消試題。由於該題是必答題,全部5,214名歷史科考生均受影響;但他們在決策過程中從無任何合理機會作出申述,故要求法庭宣告取消試題的決定屬非法或受不公程序影響,予以撤銷。
入稟狀又指,題目行文及要求參考資料摘錄並無不妥。能力較佳的考生應知當時的歷史背景,包括日本軍國主義冒起、侵略中國、侵華時的暴行及帶來的災難等,答題時應能提供合邏輯的論述支持己見,認為考評局稱題目誤導考生的說法屬不合理推論。
案件編號:HCAL1087/20
■記者伍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