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須周星馳說,快樂的時候過得特別快。那麼,難過的日子,字面都說明過得很艱難了,自然過得特別慢。那為什麼這陣子聽過不少人感慨:想不到原來已經一年了,香港人過得不容易啊。
無論反送中與反反送中者,立場天與地,卻做到放開彼此矛盾,痛心,一起有感。不信的話,請想像一下從去年抗爭起到現在,收成波難不難過,擔不擔心。無縫緊接而來一場瘟疫,從搶購到緊戴口罩,沙士的日子又重蹈覆轍,如是者又半年,還沒把國安法硬入的前奏與後續算進來。
雖然每年年終,「這樣又一年了啊」已是口頭禪,但2020的年終,似乎從去年6月9日開始計。期間大日子密集,6.9、6.16、7.28到8.31到……和你和你和你和你最後飛到哪裏去了,那些記憶,如此完整一個板塊又似無數碎片,如雪片飛來,不,應該是無數暗器襲人,每日都在未知與預兆中度過。
如此難過,還唏噓過得很快,並非吃花生者言,也無關風涼與熱血。以前認為情緒主宰了時間走過的感覺,快樂時會在心裏倒數,期望值從沒令人失望過,果然越快樂越快到終點。失眠中人,憂慮什麼時候才能睡着,憂慮醒來時不夠精力辦事,時間過得多慢。
原來不一定,失眠之後,翌日回想起來那一夜是這麼過的,也會因為冗贅漫長的經歷,重複又重複,能記得的那麼少,一夜漫長而單調,好像沒有度過一樣。
就是這種「快」:跟回憶有關,當太多大事沒讓人喘息過一口氣,日復日看直播至深夜,流眼淚多於流眼水,期待然後失望,荒謬感每天每星期在比賽在破紀錄,希望失望然後再倒帶重演一次,以至一回頭,一年如一日,所謂恍如隔世,一輩子竟然就是一模一樣做差不多的事,有差不多的情緒,是不是過得很艱難的快?
若問長路漫漫是如何走過?一時間不知從何話說起,口頭一片口白,腦袋記憶體爆滿,驚覺這樣就一年過去,光陰似箭,射在心上,還沒有拔出來,像期望與等待、憂慮與希望共生,真正永不切割的手足。
因為有所待,故而擔憂,每天看着香港沈淪的速度, 從二百萬人大遊行開始,到今日六四燭光晚會不獲批准,往後等同非法,大家說,時間過得太快還是太慢呢?